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从道不从君“从道不从君”这句千古以来曾激励过无数文人士子抱持独立个性与品格的口号,出自《荀子·臣道》。作为口号,这句话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后面题目

从道不

“从道不 君”这句千古以来曾激励过无数文人士子抱持独立个性与品格的口号,出自《荀子·臣道》。作为口号,这句话挑战君主政治,倡导体制外的独立人格。其精神,是对充溢着民本主义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条的传承和发挥。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口号和精神既非荀子的发明,也不是荀子的本意。

荀子一方面接过了 孟子暴 君放伐论的旗帜,明确宣称:“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但另一方面又严格界定了君与民的主从身份及地位。称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可见荀子秉承的民本主义主张安政惠民,是以君主对民众的绝对统治为前提和基础的。民众不过是水,而君主则是凌驾其上的舟舆。水是工具或手段,而舟舆才是主体,才是目的。荀子说:“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这最后一句,才是点题:所谓重民爱民,无非是“求其为己用,为己死”。这与西周以来作为统治智慧结晶的敬德保民思想一脉相承。

理解“从道不 君”,关键在一“道”字。春秋以来,道在道路、道理含义基础上升华为一个颇具哲学意义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甚至被称为中国思想传统中最崇高的概念。然而,先秦诸子的“道”具有主观性的终极价值,含摄的乃是最高的政治秩序以及行为与道德的最高原则。这仅限于政术或治道层面,而没有达到政理或政道的境界。对先秦诸子来说,“他们全部思考的是对曾经称为‘天’的权威的道德和政治秩序之瓦解的回应;而且,对于他们所有人来说关键问题并不是西方哲学的所谓‘真理是什么’,而是‘道在哪里’的问题,这是规范国家与指导个人生活的道。”有人将道与真理等量齐观,但我们知道,首先,“道”是主观建构之“路”,其本质是“人道”;而“真理”是客观发现之“真”,具有绝对性和先验性。其次,“道”可以是多元的,可以变化的;而“真理”是唯一的,永恒的。第三,“道”追问“可”与“不可”;“真理”追问“是”与“不是”。荀子之“道”与真理无关,归根结底是超验性的“圣王之道”,就本质而言,在上者乃是君主政治前提下的最高道德原则,在下者则流为具体的安邦治国之道术。在荀子心中,“道”的这种本质属性十分明确。他说:“道也者,治之经理也。”“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可见荀子的“道”与孔、孟之道一样,属于形下意义的治道,是借助先王的名义而抽象出来的君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它不是科学与理性的结晶,而是统治术以及经验的提炼。

“从道不 君”是对以君主政治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认同与道德恪守。先王之道构建了社会的政治秩序,确立了基本的道德伦理原则,明确了个人在宗法人伦关系网络中的名分与地位。“从道不 君”的提出,意味着超越了对具体的君主个人的忠诚,将作为整个君主制秩序与文化象征的君道而不是君主个人奉为终极权威。

1.下列对“从道不 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从道不从君”作为口号曾想挑战君主政治,倡导体制外的独立人格。

B “从道不从君”的精神,传承和发挥了充溢着民本主义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条。

C “从道不从君”作为精神被推祟,虽不是荀子的本意,但作为口号被提出,却是荀子的发明。

D “从道不从君”的关键在“道”字。春秋以来,“道”升华为中国思想传统中最崇高的概念。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 荀子主张“安政惠民”,是由他所秉承的民本主义决定的,他并不主张权力回归人民,而认同君主对人民的绝对统治。

B 先王之道明确了个人在宗法人伦关系网络中的名分与地位,认可君主政治前提下的最高道德原则。

C “尊重爱民”是指统治者认为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体恤民众,给民众一定的生存空间,让民众心甘情愿为其服务,达到“求其为己用,为己死”的目的。

D 荀子一方面接过了孟子暴君放伐论的旗帜,另一方面又严格界定了君与民的主从身份及地位,宣称“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 )

A “从道不从君”的观点之所以成了激励无数文人士子抱持独立个性与品格的口号,是因为它符合文人士子的精神追求。

B “从道不从君”超越了对具体的君主个人的忠诚,是对以君主政治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认同与道德恪守,在今天仍有一定进步意义。

 

C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3-17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2.D3.C1.分 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逐项排除即可。 A.“曾想”错;C.原文是“既非荀子的发明,也不是荀子的本意”;D.第二句错。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2.分 析:对照原文...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解“13的13次方的最后三位数是?”我看到一句话:乘积的最后三位数的值只与乘数和被乘数的后三位有  2020-05-15 …

李栋善于辩论,也喜欢诡辩.有一次他论证到:“郑强知道数字87654321,陈梅家的电话号码正好是8  2020-05-16 …

ADSL是非对称数字用户专线的缩写,在一对电话线上能够提供三个信息通道,即标准的电话通道,数据上  2020-05-23 …

巧列方程解决数学趣题七年级一班同学想知道数学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老师说:“想知道我家的电话号码  2020-06-06 …

跪求一道数学学题(代数哒)据有关数据统计,两个城市之间每天的电话通话次数T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数m、  2020-07-15 …

与道德不同,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伴随着私有制,国家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这句话对么还是与道德不同  2020-07-29 …

知道余数、商,并且知道被除数与除数的和,能求这两个数吗?求被除数与除数.被除数与除数都不知道的情况  2020-07-30 …

一道数学必修一的题目.已知函数:f(x)=y在R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f(1)*f(2)  2020-08-01 …

一道函数的问题新年来到,同学们相互通电话祝贺,如果妹两个同学之间都通一次电话,而且每两个人之间只通  2020-08-01 …

“唯有植根深厚的道德土壤,法治精神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这句话说明()A.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B.道  20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