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陷入家庭困境的严复跨进

题目详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同治年间的中国沿海城市,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1867年,因父亲突然去世而陷入家庭困境的严复跨进福州船政学堂。后又被作为海军军官学生派遣出洋,曾入英国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回国后,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负责人。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
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从1885年至1893年,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被时人誉为“西学圣人”。
--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
(2)据材料说明严复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理解,要从当时人们对洋务运动的不同看法来理解,洋务运动能让一个人扬名立万,洋务运动也能让一个人遗臭百年.结合所学可知,兴办洋务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洋务人才非常缺乏,因此“如果你爱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去学洋务”;在科举仍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洋务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鄙视和排斥,因此“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学洋务”.
(2)第一小问的转变,依据材料“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写下了《论世变之亟》,并开始翻译《进化论与伦理学》,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可以得出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
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因不是科举正途出身,始终无法施展抱负”、“四次返乡参加乡试,四次落第”、“1894年的战争,严复体验了海军倾覆和割地赔款的耻辱”,结合严复时代中国的国情和严复的阶级属性可以得出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科举之途的无望(来得的个人经历及品质).
故答案为:
(1)兴办洋务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洋务人才非常缺乏;在科举仍占统治地位的中国,洋务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鄙视和排斥.
(2)转变:由追求科举功名到宣扬维新思想.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科举之途的无望(来得的个人经历及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