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格大师季羡林韩小蕙新华社第一时间发布季羡林先生辞世的简短消息里,给了季先生三个头衔“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虽然这是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格大师季羡林
韩小蕙 新华社第一时间发布季羡林先生辞世的简短消息里,给了季先生三个头衔“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虽然这是最简练的盖棺论定,但“大师”是最不能省略的。季先生一生勤奋黾勉,每天清晨4时半即起,或读书或著述,九十多年来天天如此,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不敢懈怠”。以此“水滴石穿”的功夫做起,一生创获良多,最后得《季羡林文集》24卷,逾千万字,内容广博精湛深厚,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真正是著作等身,真正是实至名归、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然而,就在人人争说大师之时,我却想到:季羡林先生首先是一位人格大师。
我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季先生的,至1991年他为我们《光明日报•文荟副刊》举办的“永久的悔”无奖征文活动写来开篇,始得熟稔,从此近水楼台,聆听教诲,得益良多!季先生那篇文章叫《赋得永久的悔》,4500字长文,一天时间写成,把他对母亲的深爱写得至真至纯,一时感动中国千万读者,至今仍时常被读书人提及。分明是他文章写得经典,然而他却把功劳归于编辑部“题目出得好”,这就是季羡林先生的一大特点:他总是把功劳归于别人,看人也总是先看别人的优点。
--对他的前辈学人是如此。比如他在许多文章中,都满腔感激地怀念着胡适之、汤用彤等先生,还有他在德国留学时的老师们。
--对与他同时代的大师亦是如此。我曾多次听他盛赞许国璋、张中行、启功、任继愈诸先生,夸他们的学问,更赞他们的人品。
--对晚生后学和文坛新人也是如此,赞扬起来从不吝啬。比如他夸李国文先生的随笔写得好,有哲理,是能让人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的文章。
--对普通人,他更是如此,这方面的例子也更多。比如在北京大学久久流传着这样一件事,一个来报到的新生抓住一位穿蓝布衣衫的“老工人”让他给自己看着行李,说完就匆匆离开了,旁边的人目瞪口呆,原来那就是季羡林先生!但季先生一点也没有生气,一直负责任地守候到半个多小时后那新生回来。还是在北大,多年来,季先生的家门永远对学生们敞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校方出面干预为止,当时季先生还为“学生们见不到季爷爷了”而自责和难过了很久。即使对伤害他的人,季先生也像菩萨一样慈悲为怀,“十年浩劫”中,对批斗自己的学生,他从没怪罪过,还开导身边的人“要原谅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们”……
然而,季羡林先生又绝不是到处点头的“滥好人”,他一生坚持原则,即使到了晚年也不动摇,他一直保持着知识分子高贵的独立思考的精神,始终秉持着自家观点,绝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的两句话--
一句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名言:“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第二句是在千禧年到来的时候,季先生发表了他对新世纪的看法。提出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精神回归的世纪,东方文化将会重新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潮。这好似晴空一声惊雷,一时引起大哗,有很多中外学人都反对,甚而嘲笑;季先生身边的人也都很惊愕,私心以为先生是一时兴起,随便说说的。不料随后,季先生又几次反复发表此观点,还写成文章,坚持发表出来,白纸黑字,立此存照。现在,新世纪的曙光还辉耀在东方,世界的格局就已经悄然初变,人们再也不敢对季先生的观点表示怀疑了。
早在二十多年前,季先生就曾大谈“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人与人要和谐相处,人与大自然也要和谐相处,必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他还援引歌德曾经怎么说,恩格斯曾经怎么说,梭罗曾经怎么住到瓦尔登湖过简单生活等等。当时,中国正处于一切为经济发展让路的阶段,“和谐”与“环保”在中国没有形成概念,所以人们跟不上季先生的思想,有人表示不耐烦,认为他老糊涂说话没有把门的了,还有人公开批驳和反对,可是无论如何,季先生就是不松口,一再坚持说:“不和谐就不能稳步前进。”今天,当时间驾着巨翅轰轰隆隆地飞到眼下,人们回头再看来路时,不禁感慨者再三:“老马之智可用也。”季羡林先生以自己独立思考的原则性,坚持了多么睿智的真理!
而现在,季羡林先生远去了,我们对他高尚的人格认识得更清晰更深刻了:他坚持的就是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知识分子精神,这是从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树上开出的灿烂花朵,是从孔孟、老庄、诸子百家……无数代知识分子薪火传承延续下来的高贵文脉。
(本文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在季羡林先生“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这三个头衔中,作者认为最不能省略的是“大师”,归其原因,是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B.真正的大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创见,季羡林先生便是如此。他曾经谈到的“和谐”和“21世纪东方文化精神回归”的话题当年曾受到质疑或反对,但今天看来却独具创见,意义重大。
C.季先生待人平和,但绝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和事佬,面对别人对自己观点的不理解、不赞同,他总是多次撰文与他们论辩,反复重申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绝不轻易让步妥协。
D.今天倡导的建“和谐社会”早在二十年前季先生就曾谈过,在季先生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和谐社会就不能向前推进和发展。
E.本文开篇记叙了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后文详细评述了季先生高尚的人格,表达了对这位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仍旧保持本色、坚守如初的东方学大师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2)根据文本,简要概括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品格。
(3)文章写“国学大师季羡林”,却以“人格大师季羡林”命名,请从全文内容与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其理由。
(4)除学术品格外,我们当今的知识分子还能从季羡林先生的言行中学习到哪些“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知识分子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人格大师季羡林
韩小蕙 新华社第一时间发布季羡林先生辞世的简短消息里,给了季先生三个头衔“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虽然这是最简练的盖棺论定,但“大师”是最不能省略的。季先生一生勤奋黾勉,每天清晨4时半即起,或读书或著述,九十多年来天天如此,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不敢懈怠”。以此“水滴石穿”的功夫做起,一生创获良多,最后得《季羡林文集》24卷,逾千万字,内容广博精湛深厚,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真正是著作等身,真正是实至名归、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然而,就在人人争说大师之时,我却想到:季羡林先生首先是一位人格大师。
我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接触季先生的,至1991年他为我们《光明日报•文荟副刊》举办的“永久的悔”无奖征文活动写来开篇,始得熟稔,从此近水楼台,聆听教诲,得益良多!季先生那篇文章叫《赋得永久的悔》,4500字长文,一天时间写成,把他对母亲的深爱写得至真至纯,一时感动中国千万读者,至今仍时常被读书人提及。分明是他文章写得经典,然而他却把功劳归于编辑部“题目出得好”,这就是季羡林先生的一大特点:他总是把功劳归于别人,看人也总是先看别人的优点。
--对他的前辈学人是如此。比如他在许多文章中,都满腔感激地怀念着胡适之、汤用彤等先生,还有他在德国留学时的老师们。
--对与他同时代的大师亦是如此。我曾多次听他盛赞许国璋、张中行、启功、任继愈诸先生,夸他们的学问,更赞他们的人品。
--对晚生后学和文坛新人也是如此,赞扬起来从不吝啬。比如他夸李国文先生的随笔写得好,有哲理,是能让人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的文章。
--对普通人,他更是如此,这方面的例子也更多。比如在北京大学久久流传着这样一件事,一个来报到的新生抓住一位穿蓝布衣衫的“老工人”让他给自己看着行李,说完就匆匆离开了,旁边的人目瞪口呆,原来那就是季羡林先生!但季先生一点也没有生气,一直负责任地守候到半个多小时后那新生回来。还是在北大,多年来,季先生的家门永远对学生们敞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校方出面干预为止,当时季先生还为“学生们见不到季爷爷了”而自责和难过了很久。即使对伤害他的人,季先生也像菩萨一样慈悲为怀,“十年浩劫”中,对批斗自己的学生,他从没怪罪过,还开导身边的人“要原谅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们”……
然而,季羡林先生又绝不是到处点头的“滥好人”,他一生坚持原则,即使到了晚年也不动摇,他一直保持着知识分子高贵的独立思考的精神,始终秉持着自家观点,绝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的两句话--
一句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名言:“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第二句是在千禧年到来的时候,季先生发表了他对新世纪的看法。提出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精神回归的世纪,东方文化将会重新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潮。这好似晴空一声惊雷,一时引起大哗,有很多中外学人都反对,甚而嘲笑;季先生身边的人也都很惊愕,私心以为先生是一时兴起,随便说说的。不料随后,季先生又几次反复发表此观点,还写成文章,坚持发表出来,白纸黑字,立此存照。现在,新世纪的曙光还辉耀在东方,世界的格局就已经悄然初变,人们再也不敢对季先生的观点表示怀疑了。
早在二十多年前,季先生就曾大谈“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人与人要和谐相处,人与大自然也要和谐相处,必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他还援引歌德曾经怎么说,恩格斯曾经怎么说,梭罗曾经怎么住到瓦尔登湖过简单生活等等。当时,中国正处于一切为经济发展让路的阶段,“和谐”与“环保”在中国没有形成概念,所以人们跟不上季先生的思想,有人表示不耐烦,认为他老糊涂说话没有把门的了,还有人公开批驳和反对,可是无论如何,季先生就是不松口,一再坚持说:“不和谐就不能稳步前进。”今天,当时间驾着巨翅轰轰隆隆地飞到眼下,人们回头再看来路时,不禁感慨者再三:“老马之智可用也。”季羡林先生以自己独立思考的原则性,坚持了多么睿智的真理!
而现在,季羡林先生远去了,我们对他高尚的人格认识得更清晰更深刻了:他坚持的就是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知识分子精神,这是从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之树上开出的灿烂花朵,是从孔孟、老庄、诸子百家……无数代知识分子薪火传承延续下来的高贵文脉。
(本文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在季羡林先生“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这三个头衔中,作者认为最不能省略的是“大师”,归其原因,是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B.真正的大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创见,季羡林先生便是如此。他曾经谈到的“和谐”和“21世纪东方文化精神回归”的话题当年曾受到质疑或反对,但今天看来却独具创见,意义重大。
C.季先生待人平和,但绝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和事佬,面对别人对自己观点的不理解、不赞同,他总是多次撰文与他们论辩,反复重申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绝不轻易让步妥协。
D.今天倡导的建“和谐社会”早在二十年前季先生就曾谈过,在季先生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和谐社会就不能向前推进和发展。
E.本文开篇记叙了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后文详细评述了季先生高尚的人格,表达了对这位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仍旧保持本色、坚守如初的东方学大师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2)根据文本,简要概括季羡林先生的学术品格。
(3)文章写“国学大师季羡林”,却以“人格大师季羡林”命名,请从全文内容与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其理由。
(4)除学术品格外,我们当今的知识分子还能从季羡林先生的言行中学习到哪些“中国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知识分子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试题解析:(1)“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人格大师.C“面对别人对自己观点的不理解、不赞同,他总是多次撰文与他们论辩,反复重申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绝不轻易...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60分八年级下册8科学科的笔记语文、人教版地理、人教版数学、北师大版生物、人教版英语、冀教版政治 2020-04-09 …
[案例]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被学校扣发工资,怎么办?杨某,30岁,1999年师专毕业,在某乡中学任初中 2020-06-10 …
有一些老师和学生,如果一个老师教2个学生,会剩下10个学生没有老师教;如果一个老师教3个学生,就会 2020-06-25 …
实验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共100人植树实验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共100人去植树,教师平均每人栽了3棵树,学 2020-06-27 …
贾老师与周航海阅读(二)贾老师与周航海教我们语文的是贾老师。他年过半百,教了三十多年的书了,听说班 2020-06-29 …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富翁的儿子去拜师学字.老师第一天教他学写一字,就是一横;老师第一天教 2020-07-14 …
某校为了对老师进行科学管理,建立了教师学期评分制度,其中,教学态度占20%,教学水平占20%,教学业 2020-11-15 …
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特级教师说些什么呢?特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来的省特级 2020-12-01 …
2012年3月,某中学统计全校教师学历情况,全校108名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有80人比20 2020-12-06 …
某校为了对老师进行科学管理,建立了教师学期评分制度,教学态度占20%,教学水平占20%,教学业绩占6 2020-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