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与讨论 1 】甲同学在做 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 。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 CaCl 2 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 2 】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在碳酸钠溶液 中滴加少量稀 盐酸,先发生反应 Na 2 CO 3 +HCl=NaCl+NaHCO 3 ,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 NaHCO 3 +HCl=NaCl+H 2 O+CO 2 ↑ 。
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 ▲ ,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 3 】甲同学先将 废液缓慢倒入 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据此可以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酚酞、 ▲ (写化学式),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一定含有的离子 ▲ (写离子符号)。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 1 :废液中含有 ▲ (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 2 :废液中含有 ▲ (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 3 :废液中含有 NaHCO 3 、 CaCl 2 、 NaCl 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 管中,向其中 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溶液逐渐由无色变蓝绿色,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结论与反思】猜想 ▲ (填 “1” 或 “2” 或 “3” )正确。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经过实验确认了混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以下甲乙同学关于废液成分的观点,你赞成的有 ▲ 。
A .可以加入适量的石灰石或熟石灰对混合废液进行处理后排放
B .取混合废液,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则一定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C .取混合废液,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则一定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D .可以用碳酸钠溶液对废液成分中氯化钙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1·某件工作甲独做3小时完成,乙独做4小时完成.乙独做了1小时,然后甲乙共同完成余下的工作,甲乙合 2020-05-13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 2020-05-25 …
谁能帮我解出这几道数学题!100分重金伺候!请解以下数学题:1.某一工作,甲独做9天后乙完成余下的 2020-06-03 …
此题中的“支离”,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 2020-11-05 …
(2010年浙江卷文综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2020-11-14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2020-12-23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2020-12-23 …
中国古代史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太简”,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支离”。下列 2021-01-13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2021-01-13 …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