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六国论(节选)〔宋〕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

题目详情

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六国论(节选)

〔宋〕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清〕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周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山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逾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私下)怪天下之诸侯

②盖未尝不 (过失)其当时之士

③故莫如厚韩亲魏以 (摈弃)秦

④天下诸侯已自 (困窘)矣

⑤未可专以 罪秦 (有罪的秦国)也

⑥兵连祸接, (竟然)无虚岁

向使 (假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

(看待)秦无异也

[  ]

A.

①②⑤⑥

B.

②③⑤⑧

C.

①④⑥⑦

D.

①④⑦⑧

(2)

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或用法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①以攻 山西 千里之秦

以为 必有自安之计

③因 得以 自完于其间矣

④而为天下 出身 以当秦兵

⑤而四国 休息 于内

[  ]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⑤

D.

②③

(3)

下列各项中的“乃”与“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中的“乃”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4)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

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B.

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C.

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D.

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据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天下。

(5)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彼秦者将何为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4-29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我是二维码 扫描下载二维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C;2.D;3.A;4.A;
解析:
(1) ②责怪;③排斥,抵挡;⑤认为秦有罪;⑧比。 (2) ①崤山以西;④挺身而出;⑤休养生息。 (3) A项“乃”,才。例句与其他三项的“乃”,竟然。 (4) 条件应是“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5)   (1)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2)只是他们最终不能做秦国所做到的事,所以因自己的力量逐步削弱,而走向灭亡。   文言文参考译文: 《六国论(节选)》(苏辙)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一直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少许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各诸侯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使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吞并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六国论(节选)》(李桢)   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只认为秦国有罪。那个时候,山东诸侯所建的国家中,没有一个能超过秦国的,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没有一年中断。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某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