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明夷待访录。财计三》记载:“世儒不察,以工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记载:“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二  ①“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②“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三  1952年,周恩来在筹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提出:“五年建设的中心环节是重工业。”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材料四  2009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我们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如此长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两段引文体现的经济思想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者产生的经济原因。

   (2)材料二中①、②段引文分别是哪位近代人物的言论?概括二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

   (3)据材料三,1952—1962年间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62年“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确定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应该处理好什么关系?综合上述材料讨论的问题,你对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得到了什么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前者主张重农抑商,后者主张工商皆本。原因: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封建政府抑制工商业发展。

(2)郑观应张謇,主张:异——郑观应主张以商立国;张謇主张以工立国,重点发展棉、铁工业。同——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3)变化: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我国遇到严重经济困难;60年代初期,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提出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

(4)既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要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启示:坚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史记·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