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顾晓蕊)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

题目详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顾晓蕊)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1)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___--→父母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___。
(2)请说出文中第一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它的作用是什么?
(3)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4)按照括号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①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5)仔细揣摩第8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对应文章相应段落找出关键句,提取其中的关键词语进行作答.
①处,对应文章的第六段,文中提到“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而前文提到“其父母离家五年”,因此此处用原文词语作答应是“忧郁漠然”.
②处,对应文章的第十段,文中提到“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而前文提到其父母车祸受伤,因此此处用原文词语作答应是“无动于衷”;“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③处应填落泪.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不让眼泪落下来、不哭、终于掉下眼泪.(意近即可)
(2)此题考查理解自然环境的作用.解答时要明确自然环境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映射出xx的社会问题、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主题.结合 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即: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写出了“我”坐车的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衬托)出这所学校所在山村的偏僻(学校条件的艰苦);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表现了 “我”支教的决心和奉献精神.
(3)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即:“头疼”的意思是烦恼、苦恼;因为李想上课不认真课;和别人打架;性情冷漠,不愿意和老师沟通,所以老师会感到“头疼”. (意近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应结合文章内容,在句子中具体分析表达效果,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①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李想冷漠、倔强和对人不信任的心理.(意近即可)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卸下心理负担的李想的欢快与轻盈描绘了出来.(意近即可)
(5)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情境,发挥想象组织语言,依据题干要求作答.
从画线句前后文可知,李想的父母回家时因车祸受了伤,李想“连滴眼泪都没流”“跟没事人一样”,显得十分冷漠.“我”作为李想的老师,听到村民的议论,为自己作为老师的失职,没有走进李想的内心,使他不再冷漠而愧疚.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上述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多么冷漠的孩子啊,他究竟在想什么?我真是失致啊!一个如此需要关心的孩子,我竟一直未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答案:
(1)不让眼泪落下来、不哭、终于掉下眼泪.
(2)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写出了“我”坐车的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衬托)出这所学校所在山村的偏僻(学校条件的艰苦);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表现了 “我”支教的决心和奉献精神.
(3)“头疼”的意思是烦恼、苦恼;因为李想上课不认真课;和别人打架;性情冷漠,不愿意和老师沟通,所以老师会感到“头疼”. (意近即可)
(4)①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了李想冷漠、倔强和对人不信任的心理.(意近即可)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卸下心理负担的李想的欢快与轻盈描绘了出来.(意近即可)
(5)示例:多么冷漠的孩子啊,他究竟在想什么?我真是失致啊!一个如此需要关心的孩子,我竟一直未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看了(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一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