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曲词,完成下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 阅读下面一段曲词,完成下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 (1) | 对[正宫·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 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 B. | 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 C. | “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 D. | “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
| (2) | 对[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 “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 B. | “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 C. |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就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 D. | “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
| (3) | 下列对[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 “夕阳”一句,看似乎易,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 | B. | 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启示着读者观众的丰富联想。 | C. | “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 D. | “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
| (4) | “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此列的一项是 | [ ] | A.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 B.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 C.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 D.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
|
|
答案和解析
1.C;2.C;3.D;4.D;
(1) | “晓来”两句应为“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云“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该句有主观色彩当为“有我之境”。 |
(2) | 应为借酒饯行非为“借酒浇愁,及时行乐”。 |
(3) | 留恋美景显然不当。 |
(4) | 该句写的是亡国之痛,不是离别之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