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6.对系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交往
B.尝与鲍叔贾 贾:做生意
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困:贫穷
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多:赞扬
17.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先秦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B.封邑,即封地,古代国君赐给卿、大夫等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C.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官职,位于士之下、卿之上,隋唐以后为高级官阶之称号
D.思维,指礼、义、廉、耻等,古代统治者以此为治国之纲。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家境贫困,和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对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来。
B.鲍叔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
C.文章第二段饱含着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表达了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D.文章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
19.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B.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C.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D.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20.将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2)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16.C
17.C
18.D
19.D
20.
(1)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齐桓公因此完成霸业。(采分点:用、于、以、大意)
(2)凭着小小的齐国地处海滨,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国家富有,是武装力量强盛。(采分点:以、区区、富、强、大意)
【解析】
试题分析:
16.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C项,“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中的“困”如解释为“贫穷”,就与前面的“谋事”不合;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却弄得更加困窘。故“困”应解释为“困厄、困窘”。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比如本题的C项,因为“谋事” 划事情,故应解释为“困窘、困厄”。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可以采取课内知识迁移法解决。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7.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同时也考查实词的意思。C项中的“位于士之下、卿之上”说法有误,应该是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知识拓展】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大夫一称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就有(《礼记》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后周成王制周礼,亦设有公、卿、大夫、士等官。到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士大夫”。 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级序列仍用“大夫士”。《荀子·礼论》载:“大夫士有常宗。”《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后颠倒了一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僚的混合体。分而言之,无论在春秋以前或战国,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职和爵位的人,社会地位比士高。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正从。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二品:资政大夫、通奉大夫;三品:通议大夫、中议大夫;四品:中宪大夫、朝议大夫;五品: 奉正大夫、奉直大夫;六品:承德郎、儒林郎;七品:文林郎、征仕郎;八品:修职郎、修职佐郎;九品:登佐郎、登佐郎。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文章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说法有误,文段节选自《管仲列传》传主就是管仲,他人只能是衬托,因此重点写管仲的贤能,写其交往是为了衬托管仲。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本题文段节选自《管仲列传》传主就是管仲,他人只能是衬托,因此重点写管仲的贤能,写其交往是为了衬托管仲。
1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这句话的大意是:重视事情的缓急,慎重地进行比较。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的盟约,但管仲借助这个盟约使桓公建立了信义,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名词(包括专有名词)、动词进行断句,比如“柯之会”“桓公”“曹沫之约”“管仲”“诸侯”“齐”,动词“贵”“慎”“背”“信”“归”。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名词(包括专有名词)、动词进行断句,比如“柯之会”“桓公”“曹沫之约”“管仲”“诸侯”“齐”,动词“贵”“慎”“背”“信”“归”。
20.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用”,表被动,被任用;“于”,状语后置的标志,翻译为“在”;“以”,表原因,因此。第二句�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 2020-04-06 …
英语翻译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 2020-05-13 …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 2020-05-16 …
英语翻译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 2020-05-17 …
阅读《魏公叔痤病》一文,完成问题。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将奈社稷何? 2020-07-01 …
策久治公叔荐卫鞅魏公叔痤病①,惠王往问之。日:“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日:“痤有 2020-07-11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叔向谏杀竖襄平公射鷃不死,使竖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君告之。叔向 2020-07-14 …
在线求指导:阅读《魏公叔痤病》一阅读《魏公叔痤病》一文,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 2020-07-24 …
阅读《魏公叔痤病》一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魏公叔痤①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 2020-07-24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