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史书记载,春秋时代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史书记载,春秋时代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就“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汉代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风筝最初用于军事,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
    从唐开始风筝由军品转成为娱乐工具,“孤骞稳驾剡溪云,多少儿童仰羡频,半纸飞腾元在己,一丝高下岂随人”正是放鸢取乐的写照。“放风筝”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唐诗人高骈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可见风筝不仅装有弦或笛,有时还把明亮豪华灯笼带到夜空,犹如“花雨阵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空。”
    风筝的发展与民间习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历立春之前,谷雨之后,每年的清明节,也就是公历4月4、5或6日,百姓都要扫墓或到郊外去春游,各家到野外放飞风筝,然后切断引线,任其自由飞翔,意欲驱邪保平安。也有元宵节之后长辈送晚辈风筝,表示赠予力量和福分。同时儿童放风筝时,眼睛随着风筝在蓝天晴空下时远时近、或左或右地移动,是让眼睛得到休养的好方法。古时就有小孩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放之空中,最能清目”之说。可见,放风筝既能娱乐,又能健体。
    古人所述“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描绘了春天放飞风筝的热闹。
    南宋大诗人陆游:“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纸鸢的姿态,孩子的天真,多么可爱,多么欢乐。
    明代诗人徐渭就是个风筝迷,他写了25首《风鸢图诗》,像“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当时放风筝多么热闹啊。
    清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光明媚,柳絮纷飞,舒臂牵线,喜放风筝。孔尚任描写的天真又刚健的儿童:“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其实,喜爱风筝的决不单是儿童,“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北京竹枝词》;扬州郑板桥吟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北方万人观赏,南方风筝如雪,南北相映,蔚为壮观。清末画家吴友如的题画诗云:“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似乎看到画上风筝的飞扬神采。
    风筝是吉祥物,民间习俗还体现在风筝的题材上,如蝴蝶、燕子表示春天到来;荷花、鸳鸯象征着纯洁爱情;蝙蝠、仙鹤童子寓意福寿;龙与凤表示欢乐吉祥、国泰民安。那时的风筝各个造型新颖,绘制精细,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理想与祝福。
    风筝制作工艺考究,集扎、糊、绘、放于一体,骨架结构、系线位置、线的长短和根数、迎风的角度和力度,都很有讲究,否则就飞不高、飞不稳。传统样式有串型(以龙头蜈蚣为主),筒子型(以立体宫灯为主),板子型(以八卦形为主),软翅型(以蝴蝶、晴蜓为主),硬翅型(以燕子、神话人物为主),而最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种用丝绢制成的掌燕风筝,其形体如火柴盒大小,放于手掌上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小燕子。
    风筝有北鸢、南鹞之分,各地各有特色:北京以“哈氏风筝”为代表,绘工华丽、扎架精巧,放飞空中,姿态优美,挂在墙上极富观赏性。
    天津以“风筝魏”最为著名,骨架不用线绑,全凭打眼扣榫,图案绘制汲取国画和杨柳青年画之精华,风格独特。
    潍坊风筝以其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胡敬珠、孙永春等艺人扎制的“龙头蜈蚣”风筝长达数百米,曾获全国风筝比赛一等奖。
    南通风筝以“板鹞”最具代表,筝体以大为胜,筝面装满哨口,扶摇九天,声震四方。
(1)下面对风筝的表述,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___
A.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春秋时代中国就发明了风筝,但那时还不叫风筝。
B.风筝最初的发明用于军事的测距、传讯、侦察。从唐开始成为娱乐工具改叫风筝。
C.风筝妙处各地不尽相同,天津融合了传统木工工艺,南通的“板鹞”是“名副其实”的风筝。
D.放风筝是一个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放风筝蕴含祛病、求福、吉祥的寓意都与当地的习俗密切相关。
(2)根据文意对下列诗句判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诗人以拟人的笔法描写纸鸢。
B.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诗句描写风筝不仅能飞,还能吹出美妙的笛音。
C.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诗中描写风筝如蝴蝶般艳丽。
D.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此诗描述的是断线的风筝。
(3)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风筝制作工艺考究,骨架结构、系线位置、线的长短和根数、迎风的角度和力度虽不属科学要求,却体现工匠们的高度自律。
B.风筝这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品已经在走向世界中展现着现代魅力,放风筝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活动。
C.风筝要在有风的天气下才能放飞,在风力、牵引力和由此产生的扬力三个力的作用下,风筝在空中基本上是达到受力平衡的。
D.风筝这一小小玩具却包含多元审美,可以大取胜,可以小取胜,可以华丽取胜,可以乡土取胜,可以音乐取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从唐开始成为娱乐工具改叫风筝”表述错误.按照原文第二段表述,“到五代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可见五代时,“风筝”之名就已经存在了.故选B.
(2)C“诗中描写风筝如蝴蝶般艳丽”理解错误.“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写是美丽的女子比蝴蝶还美丽.郑板桥这首风筝诗,写“纸花如雪满天飞”,又是“如雪”,又是“满天”,放风筝的场面可以说是盛况空前.上有满天风筝,下有如花娇女.相互映衬,写出了风筝的美丽.故选C.
(3)A“却体现工匠们的高度自律”属于无中生有.“骨架结构、系线位置、线的长短和根数、迎风的角度和力度,都很有讲究,否则就飞不高、飞不稳.”这些体现的是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职业道德无关.故选A.

答案:
(1)B
(2)C
(3)A
看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问题。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