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千零一夜》中,这则故事的结尾是:渔夫准备将瓶子扔进海里时,魔鬼又苦苦求情,渔夫不答应。后来,魔鬼向安拉起誓,如果放他出来,将要好好报答渔夫。安拉是伊斯兰

题目详情

  《一千零一夜》中,这则故事的结尾是:渔夫准备将瓶子扔进海里时,魔鬼又苦苦求情,渔夫不答应。后来,魔鬼向安拉起誓,如果放他出来,将要好好报答渔夫。安拉是伊斯兰教里惟一的主宰。渔夫这才相信他,便打开了瓶口。魔鬼出来后,果然履行了诺言,给渔夫指出了一条发财之路。这则故事以往选入我国中小学课本时,也如本文一样,删去了上述结尾。你认为原结尾是保留好呢还是删去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保留原结尾将能更好地了解阿拉伯文化的某些观念,对世界人类的看法也更全面、辩证。对魔鬼的恶狠打击后,可能使其改恶从善。)

  正像“主编导读”指出的,这个问题更值得讨论。

  保留原故事结尾当然更符合故事的原貌。我们阅读它将能更好地了解阿拉伯世界的某些文化观念(包括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民众心中的地位),更全面了解阿拉伯文化给魔鬼赋予的内涵。但这会不会影响故事的开头部分(即入选课本的部分)所得出的结论呢?不会的。魔鬼主要是恶的化身,在他充分表现其穷凶极恶、毫无人性、下流无耻的一面时,应当狠狠打击,重重惩罚,彻底揭露,让世人知道他的丑恶面目,对他保持高度的警惕。但是,如果他真实体验了这个打击和惩罚的分量、后果之严重,在事关生死的最重大利益面前,“人性善”的一面有所发现,良心有所发现,为什么人们要拒绝呢?这两者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是并不矛盾的。魔鬼其实是世俗人的化身和象征,世间有过不少放下屠刀、改恶从善的事例。否则我们就无须进行改造罪犯,改造包括人在内的客观世界的工作了。当然,这一转变一般需要建立在对其“恶”的一面坚决斗争、彻底揭露的基础上,所以,《一千零一夜》的原故事应当更符合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类的全面、辩证的看法。而什么都“绝对化”,简单化,非好即坏,一成不变,这样的看法才更不利于处理世间纷繁的人际关系。

  由于原故事较长,教学中可由阅读过的老师或同学以口头方式向大家讲述故事全篇,可作不损原貌的择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