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寄韩潮州愈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韩潮州愈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注】:浪西楼,潮州的一座楼。
(1)颔联中“隔岭篇章”指的是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给韩湘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是《___》。
(2)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
寄韩潮州愈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注】:浪西楼,潮州的一座楼。
(1)颔联中“隔岭篇章”指的是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给韩湘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是《___》。
(2)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结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常识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尤其是诗歌深层含义.“隔岭篇章”指的是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给韩湘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分析的基本能力.题干有提示说明,尾联是一个写景的诗句,考生答题时要根据景物的特征,分析出其中寄托的情感.而结合注解可知,诗人身在京城,“浪西楼”则在韩愈贬官所在的潮州,因此尾联描写的事物显然是诗人想象中的景物,其表达的情感只能是对韩愈的想念和祝福.
(3)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基本能力.本题要求鉴赏尾联,解答时需要弄清尾联的主要意思.尾联一合,写道:“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瘴烟”即瘴气.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山林间因湿热蒸发而产生的一种能致人疾病的气体.这里也有一 定的寓意,就是暗示了韩愈蒙受的打击迫害,所受的冤屈.“浪西楼”即在西楼上看海浪.“西楼”即面对东边海洋的楼鉴赏阅读答案 邓牧《吏道》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古诗词鉴赏.这一联的意思是说,一夜大风把瘴气吹得 干干净净,月明之夜初次登上观赏海浪的西楼.也就是说,诗人希望总有一天会像风卷残云那样把瘴气一扫而光,月光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从最后一句来看,可以 说是以景结情,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知人论世,我们不但感受到诗人希望友人韩愈无辜遭贬的冤屈白于天下,也对友人韩愈寄予了安慰.在写作上,这里也 照应了韩愈诗中的“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但一反其意,寄予了美好的憧憬和期望.
参考答案:(1)(2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4分)表达了对韩愈深沉的关切之情;(2分)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或“虚写”、“联想”、“借景抒情”)(2分)
(3)(4分)以景作结,借景抒情.(2分)有一天大风吹散了瘴气,皓月东升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憧憬之情.(2分)
翻译:我的心与你相随共同乘上木兰舟,一直到达遥远的天南潮水的尽头.隔着五岭你的诗章传到华山西麓,出了蓝关我的书信越过泷水急流.险峰上驿路高悬被片片流云遮断,海涛汹涌浸蚀城根棵棵老树含秋.总有一天狂风将把瘴气扫除干净,到那时月色明朗开始高照浪西楼.
赏析:此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契,流露了一种深切的眷念和向往的心曲.首联“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两句笔力奇横,表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中二联直抒别后景况.颔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两句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韩愈诗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贾岛则报以“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这是互诉衷曲之语.“悬”、“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这是途中景色.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这是到任后的景色.“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残云断”内含人虽隔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怀心情.
写到第三联,已把坚如磐石的友情推至顶峰,诗的境界也达到了高峰.第四联则荡开一笔,别开生面:“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这里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
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福,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真诚的友情.八句诗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皆从丹田流出.诗的语言酷似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的和诗,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分析的基本能力.题干有提示说明,尾联是一个写景的诗句,考生答题时要根据景物的特征,分析出其中寄托的情感.而结合注解可知,诗人身在京城,“浪西楼”则在韩愈贬官所在的潮州,因此尾联描写的事物显然是诗人想象中的景物,其表达的情感只能是对韩愈的想念和祝福.
(3)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基本能力.本题要求鉴赏尾联,解答时需要弄清尾联的主要意思.尾联一合,写道:“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瘴烟”即瘴气.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山林间因湿热蒸发而产生的一种能致人疾病的气体.这里也有一 定的寓意,就是暗示了韩愈蒙受的打击迫害,所受的冤屈.“浪西楼”即在西楼上看海浪.“西楼”即面对东边海洋的楼鉴赏阅读答案 邓牧《吏道》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古诗词鉴赏.这一联的意思是说,一夜大风把瘴气吹得 干干净净,月明之夜初次登上观赏海浪的西楼.也就是说,诗人希望总有一天会像风卷残云那样把瘴气一扫而光,月光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从最后一句来看,可以 说是以景结情,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知人论世,我们不但感受到诗人希望友人韩愈无辜遭贬的冤屈白于天下,也对友人韩愈寄予了安慰.在写作上,这里也 照应了韩愈诗中的“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但一反其意,寄予了美好的憧憬和期望.
参考答案:(1)(2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4分)表达了对韩愈深沉的关切之情;(2分)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或“虚写”、“联想”、“借景抒情”)(2分)
(3)(4分)以景作结,借景抒情.(2分)有一天大风吹散了瘴气,皓月东升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憧憬之情.(2分)
翻译:我的心与你相随共同乘上木兰舟,一直到达遥远的天南潮水的尽头.隔着五岭你的诗章传到华山西麓,出了蓝关我的书信越过泷水急流.险峰上驿路高悬被片片流云遮断,海涛汹涌浸蚀城根棵棵老树含秋.总有一天狂风将把瘴气扫除干净,到那时月色明朗开始高照浪西楼.
赏析:此诗一开头就表达了与韩愈不同寻常的交契,流露了一种深切的眷念和向往的心曲.首联“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两句笔力奇横,表现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中二联直抒别后景况.颔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两句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胆相照.韩愈诗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贾岛则报以“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这是互诉衷曲之语.“悬”、“浸”二字,一高一下,富于形象.望不到尽头的驿路,盘山而上,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这是途中景色.潮州滨海,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湿,老树为之含秋.这是到任后的景色.“峰悬驿路”是写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处境凄苦.“残云断”内含人虽隔断,两心相连之意;“老树秋”则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慨.在物景烘托中透露作者深沉的关怀心情.
写到第三联,已把坚如磐石的友情推至顶峰,诗的境界也达到了高峰.第四联则荡开一笔,别开生面:“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月光如洗,天下昭然,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这里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
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福,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真诚的友情.八句诗直如清澄的泉水,字字句句皆从丹田流出.诗的语言酷似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的和诗,真是“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从自来水管的水龙头中流出来的水.在水流不散开的情况下,越向下流.水流越粗还是越细?请解释这一现象. 2020-05-17 …
从自来水管的水龙头中流出来的水.在水流不散开的情况下,越向下流.水流越粗还是越细?请解释这一现象. 2020-05-17 …
从自来水管的水龙头中流出来的水.在水流不散开的情况下,越向下流.水流越粗还是越细?请解释这一现象. 2020-06-07 …
河流的源头的水从何而来?例如冈底斯山是几大河流的源头,它的水是来自那的冰川吗? 2020-06-15 …
拧开水龙头水就会流出来,为什么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下流过程中会变小?设水龙头的开几直径为1cm,安 2020-07-03 …
将两个相同的灵敏电流计表头,分别改装成一只较大量程电流表和一只较大量程电压表,一个同学在做实验时误 2020-07-12 …
小的水流顺着东西流下来时为什么不是直直的,而是弯弯曲曲的?是5岁的儿子玩水时问我的,他把筷子伸到水龙 2020-11-03 …
小午说水从自来水厂流出来,水龙头就有水流出来,我们就该交水费,而生活用电,电从发电厂通过火线流过来后 2020-11-08 …
《不交电费》小苏说水从自来水厂流出来,水龙头就有水流出来,我们就该交水费;而生活用电,电从发电厂通过 2020-11-30 …
从自来水管的水龙头中流出来的水。在水流不散开的情况下,越向下流.水流越粗还是越细?A.水流越粗B.水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