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他最大败笔吗?是光彩的一笔.还是最大的败笔.

题目详情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他最大败笔吗?
是光彩的一笔.还是最大的败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是最大的败笔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败笔   诸葛亮自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为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均以失败告终,可谓败笔连连.一出祁山(227—228年) 盲目乐观,草草发兵.在“七擒孟获”安抚西南之后,过分自信,上《出师表》要求出师北伐.当时刘后主(禅)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伐,恐劳神思.”又太史谯周也苦谏不从.事实证明攻取天水远比征伐西南困难得多.意气做事,用人错误.在出征途中,魏延献策:“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诸葛亮对魏延有偏见,不仅不用其计,还嘲笑说:“… 汝欺中原无好人物 … .”使魏延很不高兴.后来司马懿对张郃也说:“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可得到反证,这个建议实际上是正确的.几年后,魏延还在不同场合耿耿于怀的说:“臣相当时若依我计,取长安久矣!”.这次出兵初时较为顺利,取三城,收姜维,而最大的失败就是错用马谡.诸葛亮同马谡两人关系较好(范文澜语),重用为先锋.刘备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他不以为然,导致失街亭,被迫仓促后撤,只好收兵回汉中.二出祁山(228年秋) 计划不周,粮草不济.此次距初出祁山不到半年,出陈仓道,先连攻陈仓口数次,无计可破,损失惨重,再转往祁山.由于司马懿的战略方针是坚守不战;诸葛亮又速战不成,死伤累累,粮草不继,不得不无所建树而撤兵.三出祈山(229年春) 急速出兵,身体不支,不战而退.此距二出祁山仅有两三个月时间,上次因陈仓久攻不下而回,忽闻陈仓城中守将郝昭病重,急忙进兵,乘虚突袭,夺得陈仓,转驻祁山.司马懿率军迎战,以坚守为主,又到夏天天气炎热,诸葛亮因病力不能支,悄悄溜退,回蜀中养病.四出祁山(230年秋) 不能宽待下属,被敌利用,反间召回.这次出兵是唯一的被动应战(故有五出祁山之说).司马懿伐蜀,连遇大雨三十日后回撤,诸葛亮乘机而攻.因送粮都尉苟安延误日限,被杖责八十(可惜不引张飞鞭人之祸为戒),怀恨投魏.司马懿妙用反间计,使刘后主下令诸葛亮,班师而回.五出祁山(231年春) 连年出兵,经济匮乏,国库虚空,军粮不济,粮官编谎.蜀汉经济不堪连年战争的负担,李严无法按期筹办军粮,怕其治罪,便假报东吴攻蜀,诸葛亮信以为真,回兵救蜀,退入西川.六出祁山(234年) 不听规劝,过于自负,连续失算,劳思力竭,病逝而归.本次出兵较前有三年的休养期.刘后主等规劝:已成鼎足之势,只宜谨守,不可妄动.诸葛亮执意不听.司马懿曾说:“孔明自负才智,… 乃自取败亡也.”初战攻北原、取渭滨便中司马懿的埋伏,损兵上万而大败.又错误选择屯兵驻地,用司马懿的话说:“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至五丈原,方无事也.”(果然屯兵五丈原,司马懿大喜).做为一个上懂天文,下通地理的军事家,火烧上方谷竟被大雨所误,可叹!其后用女人头巾衣物激惹司马懿,在同对方的斗智斗法中,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对一个略懂医理的政治家,尚不能自养其身,过早病殒五丈原,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实在遗憾.  诸葛亮六出祁山,次次失败,究其原因,缺乏对敌我力量的估计,缺乏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北不能敌魏,东不能联吴(虽有联合但不力),在战术上虽胜利较多,在战略上则失策较多.简言之:一出用人不当,二出被坚守挫败,三出身体不支,四出中反间计,五出被谎情所骗,六出劳心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