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怎样的深情厚谊
题目详情
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怎样的深情厚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公元744年至745年,这两位诗人的运行轨道,有过短暂的交接.
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初次相遇,相识,相交往,时在东都洛阳.前两年,李白
应朝廷征召入京,初到长安,即与贺知章相见,颇受推重,以贺的名望,复荐之于帝,身价倍增.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授为待诏翰林,拟以擢用.这位文学明星,顿成政治明星,一时间,“王公大人恤颜色,金印紫绶来相趋”,我们这位大诗人,“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还揖二千石”,忙碌得不亦乐乎,开心得也不亦乐乎.我替来到京城闯荡的杜甫想,少不了类似今天那些文学青年、新秀作家来到北京,不能不向那些文学名流、评论大腕、出版巨头、编辑高手致以崇高敬意一样,自然要想办法拜李白这个码头.
一心要匡扶王室、立志疆域的李白,不想仅仅当一个哄皇帝开心的御用文人,正跟唐玄宗李隆基闹情绪,皇帝只要他作诗,不要他干政,诗人激动之馀,打了辞职报告,要求返回山林.那时的杜甫,说来也颇狼狈,科举未成,为宦不得,像在北京厮混的北漂一族,在长安、洛阳,以他的诗名,以他的才情,以他河南人那种质朴,或干谒权贵,或谋事衙门,或打杂蹭饭,或贩药求生.因此,类似科学院院士或社科院学部委员的李白,放下身段,能和杜甫来往,某种程度上说,是抬举他.杜甫很当回事,自然可以理解,李白不那么当回事,似乎也可以理解.
尽管李白不怎么把这个小他十岁的年轻诗人太放在心上,但是,《新唐书·杜甫传》称,“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这种状况,我不知道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位待诏翰林的情绪.一般来说,文学强者对相对弱于他的对手,比较能够胸怀宽阔,而对势均力敌,存在着绝对年龄优势的对手,通常保持着一种警惧心态,也许在表面上不一定看得出来,但在心灵深处,这种戒备态势,是会存在的.对于李白与杜甫的关系,古人也好,今人也好,持两人“相知甚深”看法的论者颇多.这些皮相之言,似有未可尽信之处.
因为,文人与文人相处,不会比狼与狼相处更融洽,我指的是心灵深处的,那些最隐藏的特别较劲的方面.
天宝四载(745),李白的报告,李隆基批了,应该说,唐玄宗还是很欣赏李白,也未必不想予以重用,可他左右不了身边的宠幸、枕边的美人,只好“遣金放还”,让诗人体面地离开长安,一路向东走去.正好,杜甫探亲,也来到齐鲁,事有凑巧,两位诗人再次相遇于山东兖州.
也许一个遭遇挫折的人,容易现实一点,也许一个饱受不幸的人,也就在意他人的同情.天性张扬的李白,被一脚踢出长安,再多的遣散费,也安抚不了那极其自尊而受到极其屈辱的心.失落之馀,杜甫的殷勤,“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便是他在这座古城里难得的温馨了,遂与杜甫有了更多的交流.
时年三十四岁的杜甫,对于长他十岁的李白,仰慕之心,不一而足.他们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同饮同酌,同醉同酣,似乎给杜甫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当时,还有另一位诗人高适,也和他们在一起.后来,杜甫总是在诗中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愉快经历,“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不胜留恋.总之,只不过短短的三年间的两次交往,敬佩其才华,膺服其诗情,钦慕其潇洒,悲悯其遭遇的杜甫,涉及到李白的诗篇有: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
《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饮中八仙歌》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二首》
《天末怀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不见》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昔游》
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初次相遇,相识,相交往,时在东都洛阳.前两年,李白
应朝廷征召入京,初到长安,即与贺知章相见,颇受推重,以贺的名望,复荐之于帝,身价倍增.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授为待诏翰林,拟以擢用.这位文学明星,顿成政治明星,一时间,“王公大人恤颜色,金印紫绶来相趋”,我们这位大诗人,“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还揖二千石”,忙碌得不亦乐乎,开心得也不亦乐乎.我替来到京城闯荡的杜甫想,少不了类似今天那些文学青年、新秀作家来到北京,不能不向那些文学名流、评论大腕、出版巨头、编辑高手致以崇高敬意一样,自然要想办法拜李白这个码头.
一心要匡扶王室、立志疆域的李白,不想仅仅当一个哄皇帝开心的御用文人,正跟唐玄宗李隆基闹情绪,皇帝只要他作诗,不要他干政,诗人激动之馀,打了辞职报告,要求返回山林.那时的杜甫,说来也颇狼狈,科举未成,为宦不得,像在北京厮混的北漂一族,在长安、洛阳,以他的诗名,以他的才情,以他河南人那种质朴,或干谒权贵,或谋事衙门,或打杂蹭饭,或贩药求生.因此,类似科学院院士或社科院学部委员的李白,放下身段,能和杜甫来往,某种程度上说,是抬举他.杜甫很当回事,自然可以理解,李白不那么当回事,似乎也可以理解.
尽管李白不怎么把这个小他十岁的年轻诗人太放在心上,但是,《新唐书·杜甫传》称,“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这种状况,我不知道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位待诏翰林的情绪.一般来说,文学强者对相对弱于他的对手,比较能够胸怀宽阔,而对势均力敌,存在着绝对年龄优势的对手,通常保持着一种警惧心态,也许在表面上不一定看得出来,但在心灵深处,这种戒备态势,是会存在的.对于李白与杜甫的关系,古人也好,今人也好,持两人“相知甚深”看法的论者颇多.这些皮相之言,似有未可尽信之处.
因为,文人与文人相处,不会比狼与狼相处更融洽,我指的是心灵深处的,那些最隐藏的特别较劲的方面.
天宝四载(745),李白的报告,李隆基批了,应该说,唐玄宗还是很欣赏李白,也未必不想予以重用,可他左右不了身边的宠幸、枕边的美人,只好“遣金放还”,让诗人体面地离开长安,一路向东走去.正好,杜甫探亲,也来到齐鲁,事有凑巧,两位诗人再次相遇于山东兖州.
也许一个遭遇挫折的人,容易现实一点,也许一个饱受不幸的人,也就在意他人的同情.天性张扬的李白,被一脚踢出长安,再多的遣散费,也安抚不了那极其自尊而受到极其屈辱的心.失落之馀,杜甫的殷勤,“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便是他在这座古城里难得的温馨了,遂与杜甫有了更多的交流.
时年三十四岁的杜甫,对于长他十岁的李白,仰慕之心,不一而足.他们同行同止,同唱同和,同饮同酌,同醉同酣,似乎给杜甫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当时,还有另一位诗人高适,也和他们在一起.后来,杜甫总是在诗中提到这次齐鲁之行的愉快经历,“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不胜留恋.总之,只不过短短的三年间的两次交往,敬佩其才华,膺服其诗情,钦慕其潇洒,悲悯其遭遇的杜甫,涉及到李白的诗篇有: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
《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饮中八仙歌》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二首》
《天末怀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不见》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昔游》
看了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怎样的深情厚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考”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描绘了什么样图画?透露怎样情感?以及这首诗特色? 2020-05-17 …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这首诗的意思由“酒痕”“消魂”可以看出,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怎样情感特征的人 2020-06-09 …
马和驴对待其经历有怎样的看法?表现作者的怎样情感? 2020-06-21 …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怎样表现意境,抒发怎样情感 2020-06-21 …
兵车行写出一个怎样的杜甫 2020-06-23 …
快!黍离在诗中是带有怎样情感的意象最好再说说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情感并附上一两句例诗 2020-06-28 …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离子吗?离子属于原子吗?离子是在怎样情况下怎样形成的? 2020-07-15 …
小娃撑小艇这首诗能看出来能看出是一个怎样的小娃,诗人当时怎样情感 2020-11-10 …
春夜杜谷表达了怎样情感 2020-11-11 …
春日即事作者黄庚描绘了怎样的春日景象流露出诗人怎样情感 2020-12-07 …
相关搜索:表达了杜甫对李白怎样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