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指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即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详情
指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即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山中访友》写景抒情,意境优美.在教学中播放视频朗读,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和深情的朗读,让学生对文章的景物描写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学生在听读感知、欣赏体味中,平面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美妙动人的立体画面:他们仿佛也置身于山清水秀的山中,来到了古老的石桥边,青翠的森林里,拜访一个个“老朋友”,与他们亲切地打招呼……学生在愉悅的情境中进行美的熏陶,陶冶了思想情操.
这是一篇散文,就散文的特质来说,我觉得在教学时,不是让学生从中获得文本所传达出来的讯息,而是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来了什么样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出这样的情感.看到这篇文章,很容易走到这样一条理解的路上,那就是: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他和这些朋友有着怎样的深厚感情?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我认为就是把学习这篇散文的文字内容作为目的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朋友其实也是我曾见过的,平常的景物,可是在作者的笔下却散发着浓浓的友情的气息.为什么我没有想到把这些都当作朋友?为什么我没有感觉到它们是朋友?为什么我没有用这种方式去感受这些自然的朋友呢?这究竟是它们天生是作者的朋友,还是因为作者有一颗爱它们的心所以它们才是作者的朋友?尝试着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后,我逐渐感觉到,学习这篇文章,要学习的是作者在用什么样的心在感受自然,读这篇文章要能感受到文章美在作者那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生命的气息.课题为“山中访友”,“访友”的意思是访问,访问是有目的地看人,并去跟他谈话,而文中的朋友都是些不能说话的朋友,那么又如何能构成谈话呢?靠的是作者细微的感觉,丰富的想象.文章的结构并不复杂,前两小节介绍了作者在什么时候,怎样去访友.中间五个小节分别介绍了作者和哪些朋友谈心的.最后一小节是说我在天黑时告别朋友回家.文章在开始部分即说“我”是“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的,结尾时又说“我”“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这两次的好心情其实是有不同,第一次的好心情是带去的,应是作者本就是热爱生活之人,他能与微风撞满怀,能闻到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具有这样细微情感的人,才会在这个清晨感觉好清爽.第二次的好心情是带回的,带回来的好心情应是作者在山中和诸多“好友”的神往,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放松了心情,净化了心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学习作者“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应是这篇文章学习的第一个层次,作者拜访了哪些山中的朋友?他们是如何交往的?我们需要读来还原这些画面.老桥是“我”的老朋友,作者将百年沧桑的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既形象地写出了这多年来老桥默默奉献的精神,也有着叹岁月是无情的,生命是有限的,只有这不变的老桥依然如旧的意味.树儿是“我”的知己,作者将人树合一,通过想象自己也是一棵树,全身心地融入到树中,这样的想象是需要闭着眼睛静静地投入.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作者通过和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打招呼,通过嗅落花、看落叶、敲石头,通过把雷阵雨看成是侠客或诗人,把岩石看成巨伞,让这些自然中本来平平常常的事物都有了生命.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的表达方法,是这篇课文中实实在在可以触摸到的语文知识,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
看了指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即文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