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朝花夕拾的词语解释和句子赏析``词语要解释``句子要赏析``
题目详情
朝花夕拾的词语解释和句子赏析``
词语要解释``句子要赏析``
词语要解释``句子要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朝花夕拾》赏析
内容精要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
时代背景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这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作者生平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 1912年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1918年参加了《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 {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1926年8月起先后任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写作,参与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旗帜,在与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生前出版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作两种.鲁迅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绩卓著.
经典片段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在书塾之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
——《二十四孝》
妙语佳句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狗·猫·鼠》
阅读指导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态,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把这个农村妇女的渴望幸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和惊喜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又如《范爱农》中写范爱农得知恩师被杀后,违逆众人意见,反对发抗议电报的细节,把他极度悲愤的心情和倔强耿介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朝花夕拾》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这些作品在写作手法上,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有机地糅合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写得绘声绘色: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云雀从草间直窜向云霄,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斑蝥从后窍喷出烟雾……构成了富有情趣的风景画,成为令人神往的儿童乐园.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弊的议论结合得自然恰当,天衣无缝.揶揄嘲讽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犀利风趣,耐人寻味.在叙事、议沦中,常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如《狗·猫·鼠》中串入德国童话狗与猫成仇的故事和日本“猫婆”的传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串入“美女蛇”的传说等等,都增添了阅读的趣味.作品的语言清新、朴实,亲切感人,是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内容精要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第一篇作品《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
时代背景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这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作者生平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在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改行提倡文艺运动.1909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 1912年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1918年参加了《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 {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1926年8月起先后任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写作,参与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实际领导者和旗帜,在与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生前出版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作两种.鲁迅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绩卓著.
经典片段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在书塾之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
——《二十四孝》
妙语佳句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狗·猫·鼠》
阅读指导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态,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把这个农村妇女的渴望幸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和惊喜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又如《范爱农》中写范爱农得知恩师被杀后,违逆众人意见,反对发抗议电报的细节,把他极度悲愤的心情和倔强耿介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朝花夕拾》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这些作品在写作手法上,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有机地糅合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写得绘声绘色: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云雀从草间直窜向云霄,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斑蝥从后窍喷出烟雾……构成了富有情趣的风景画,成为令人神往的儿童乐园.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弊的议论结合得自然恰当,天衣无缝.揶揄嘲讽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犀利风趣,耐人寻味.在叙事、议沦中,常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如《狗·猫·鼠》中串入德国童话狗与猫成仇的故事和日本“猫婆”的传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串入“美女蛇”的传说等等,都增添了阅读的趣味.作品的语言清新、朴实,亲切感人,是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看了 朝花夕拾的词语解释和句子赏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巴金散文《海上生明月》赏析(就是理解分析) 2020-03-30 …
诗句鉴赏读《沁园春-雪》,对本词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采用了互文见义的 2020-04-06 …
悬赏!!谁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5年中考3年模拟-2018版-初中同步-全练版+全解板- 2020-04-06 …
悬赏!!谁有2017年小学教材全解全析全能测试卷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的答案? 2020-04-06 …
古诗词鉴赏元好问《论诗绝句》评陶渊明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 2020-06-09 …
谁能帮我赏析一下儿童诗《溪边》.(从儿童诗的艺术特征来欣赏和分析)原诗《溪边》作者张继楼垂柳把溪水 2020-06-27 …
《过黄州步东坡韵感怀》鉴赏原文:万丈红尘处处忙,中年事业莫颓唐.满川柳絮偕春逝,一路轻车带酒香.沧 2020-07-05 …
朝花夕拾中小引的理解分析和感受, 2020-07-21 …
古诗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 2020-12-07 …
欣赏解释!!!欣赏解释!!!欣赏解释!!!不是表面上的解释`我要更深层的哪位朋友有什么辞海辞源的帮查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