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地

题目详情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也有一些品种,肉的内壁有褐色层,果脐处即接近果蒂处,色更浓而质硬,这一类品种不适于制作罐头荔枝。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宋代用盐梅卤和扶桑花制成红浆,浸渍荔枝,然后晒干,壳仍红色,叫做红盐,现已失传。单纯晒干的叫做白晒,就是现在通行的干制法。还有剥出肉来蜜渍的,现在也没有了。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800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蛇猛兽之害”(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选文第一句话照应了文章开头“膜如紫绡”,同时也给我们纠正了白居易的错误认识。
B.文中引用《咏荔枝膜》中的诗句是为了说明白居易《荔枝图序》的错误。
C.从植物学的观点看,荔枝真正的果肉恰恰是连同果壳一起扔掉的那一层膜。
D.“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的诗句是对壳膜的形状作形象的描写。
(2)文中对荔枝肉是假种皮的说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体现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B.体现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具有文艺性的特点。
C.说明作者观察细致,能发现事物的微细和特殊之处。
D.说明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完全正确。
(3)选文中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是___
A.作诠释         B.列数字         C.下定义        D.引用
(4)对文中引用杜牧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原诗的用意在于讽刺唐代统治者为吃鲜荔枝劳民伤财。
B.此处的引用属于举例考证性引用。
C.作者引用该诗是为了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D.引用该诗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5)联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释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B.文章主体部分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C.在说明荔枝的果实时,根据结构特点由外到内进行说明的。
D.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按照考察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为了说明白居易《荔枝图序》的错误”错误,应该是描绘了吃荔枝的画面.相关内容在文章第一段.
(2)A这是一篇说明文,要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所以应该是“准确严密”而不是B项的“形象生动”,选A.C项“作者观察细致”不是文章要体现的内容.D“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完全正确”错误,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主要是易变质,与“荔枝肉是假种皮”无关.
(3)C  “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是作诠释;“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是列数字;引用最为显眼.故选:C.
(4)B“考证性引用”错误,杜牧的诗并没有对其他诗句起到验证的效果.
(5)A“按照释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顺序进行说明的”错误,从全文看,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在重点介绍荔枝生态时,引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一句话作为说明的纲,由表及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答案:
(1)B
(2)A
(3)C
(4)B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