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泥泞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泥  泞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③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农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已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混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④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⑥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朦胧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⑦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时,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2)赏析第②段中“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这句话。
(3)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她“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4)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这看似矛盾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5)肮脏的泥泞,迟子建却发现它蕴含着使人警醒的力量;肆虐的暴风雨,高尔基却能感受到革命激情的呼唤。生活中总有些让我们惧怕甚至要逃避的事物,但换一种眼光,你也能从中感受到正能量。联系生活说说你的体会,80字以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写作意图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整体把握文章,注意文中的铺垫、伏笔、照应、对比等语句,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味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结合全文内容来看,作者写的第①②段写春雪是为了引出“泥泞”,阐述了形成“泥泞”的原因.春雪的消融造成了泥泞,存在着因果关系,同时也是为后文写“泥泞”做铺垫.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这句话将消融过程中的雪比作“撒手人寰的老妇人”,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冰雪消融过程,表现雪消融后的丑陋,表现作者内心的惋惜之情.
(3)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分析.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和文章主旨进行概括总结即可.划线句子中“泥泞”是自然的代表,同时也是苦难的象征.结合文章内容,“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是因为泥泞带来了质朴自然的乡村信息;另一方面,第⑤段最后一句“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也提示了“我”爱泥泞是因为它拥有深层含义:“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从前文内容可以知道,作者认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更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作者感受到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5)本题考查个性阅读与语言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性题,写出自己对生活中我们惧怕甚至要逃避的事物的独特看法即可.表述时注意观点的明确,语句的简明、连贯、得体.
答案:
(1)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
或者(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从雪着笔是为了写初春雷后的泥泞,为后文写泥泞作铺垫.
说明:大意紧扣“铺垫”或“引出下文”方可得分.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冰雪消融的过程,表现了雪消融之后的丑陋不堪和惋惜无奈.
(3)①泥泞带来了质朴自然的乡村信息;②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③一个民族经过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
(4)泥泞是浑然天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5)要求辩证去写,写出正能量,语言流畅.示例:榴莲,散发着阵阵的难闻气味,让很多人避而远之,但它的味道可口,营养丰富,它用人们用眼睛无法看到的“美”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不也应该如此,做一个有内涵的人!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泥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科学初二选择有些不法分子用炸药炸鱼,鱼被炸死时体内的鳔都已破裂,所以鱼就沉入水底,但过了几天后,死  2020-04-26 …

树皮不是包括木栓,木栓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吗?那么,在木栓形成层和次生韧皮部之间的初生韧皮部呢,不算  2020-04-27 …

某公司2005年初投资100万元,生产适销对路的某种产品,2005年底获得利润与年初投资的和又作为  2020-05-16 …

那些年的修辞手法请列来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我们终於来到了这一天桌垫下的老照片无数回忆连  2020-05-17 …

怎么能打破反感‘英语’的心理?初中英语基础不太好,现在高中英语很多都跟‘听天书’一样,暑假了父母就  2020-05-17 …

关于丢番图的一道初一的题.“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两额长起了细细  2020-05-23 …

一个初中生的疑问初中政治到底该怎样学,我今年在初三但对其却一窍不通,尤其是考试时,我分析完材料认为  2020-06-11 …

既jì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快又好既jì”是不是相当于“又“或者“且”呢?既jì常  2020-06-15 …

一个又是语文又是数学的题1加2等于日落后的意思2加3等于日初出的意思3加4等于欺侮的意思4加5等于  2020-06-16 …

2008年6月9日《中国教育在线》报道:潍坊市教育局于近日下发《关于在初中学校开展人生规划与职业指  2020-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