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半支蜡烛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进进出出的,都是陌生面孔。房间内有三个床位。入晚,仍是我一人;我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半支蜡烛
    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进进出出的,都是陌生面孔。房间内有三个床位。入晚,仍是我一人;我担心着随时可能闯进一个陌生人来。我看着电视,荧屏一闪一闪换着人物,很频繁。我略为轻松了。蓦然,荧屏内热热闹闹的人群没了影儿,室内一片漆黑,像隆重的舞会一下断了电。楼外的灯光也消逝了。整幢楼传出惊愕的呼叫。
   我摸近写字台,拉开抽屉,捏住了空荡荡的抽屉一隅的半截蜡烛。这是我进入这个房间时,无意中发现的秘密。
   半支蜡烛,很细很圆,也很凉,它躺了不知多久,几乎被遗忘了,连服务员清理房间时也忽视了它的存在。我捏着它。我没有火柴,捏着蜡烛,走出房门,能看到长长的走廊尽头一扇窗口外边朦胧的夜色。走廊内一片混乱,开门声、脚步声、召唤声。显然,大家都没料到断电。
   于是,我想,迎面闪过一个身影。我说:有没有火柴?她说没有。她一开口,我才知道是个女性,声音使我想到了山泉。她喊服务员,声音包含着恐慌。我说我有蜡烛。她便朝走廊内毫无目标地喊,谁有火柴打火机,点个亮。她仿佛向人间呼吁。
   我继续试探着朝走廊尽头的窗口方向走。我的眼睛渐渐适应了突然降临的黑暗。数步远,猛然跳出一朵火苗,像茫茫戈壁的暗夜中遥远处闪现出一堆篝火。他说快点快点。一个中年男子粗犷的喉音。
   我赶上前,蜡烛的顶端棉芯接触了打火机的火苗,像恋人美好深情的吻。蜡烛的火苗陶醉般地摇摇晃晃,渐渐明亮起来,欢跃起来。它的光亮映出其他两张绽开了微笑的脸,接着,又惊喜地围过来几张陌生的脸,都笑着。我看着他们并不陌生的陌生的脸,我也笑了。我没急于返回房间。这亮光属于众人,我不能独自享用。
她说:你倒有经验,出差还备着这玩意儿。
   我说:我在抽屉里发现的--我可没先见之明。现在出差到哪里会没有电灯呢?在城市,蜡烛已成稀罕物了。
我持着蜡烛,缓缓地走过一扇一扇敞开的门--迎接光明的门,我十分乐意地接受里边的旅客偶尔提出借个光的要求。他们是在寻觅断电的瞬间失却或遗落的物件;找着了那物件,像重逢一样的欢欣,简直显出孩童的纯真。
我的心房也随着烛光一亮一亮闪动。这个旅馆这座城市不再陌生和恐惧--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地难免生出的感觉。
   经过一扇一扇敞开的门,我到达了房间门口。又是意外,霍然灯火通明,荧屏又出现一个彩色的世界。走廊传来惊喜的声音,接着,传来纷纷“砰砰”关闭房门的响声。我也关上了房门。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传来纷纷‘砰砰’关闭房门的响声。我也关上了房门。”结尾一句表现出“我”对众人的不满与自己内心的失落。
B.作者通过断电前人与人之间的陌生隔膜和断电后人与人互帮互助的对比,揭示现代都市人群相处冷漠疏离的状况,呼吁人性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与互助。
C.小说中提到的“光属于众人”是因为蜡烛并不属于“我”,它属于房间里曾经的旅客,也是因为如此,“我”才分享给众人亮光。
D.文中将蜡烛与打火机的火苗点燃的瞬间比作恋人的吻,既是表明看见光亮瞬间人们的喜悦,也表明人心在此刻的接近。
E.“我”说的一句话“在城市,蜡烛已成稀罕物了”影射社会现实,道出城市中丝毫不存在人情的状况,反衬了蜡烛光中照映出的真情可贵。
(2)小说的开头反复渲染“陌生”这个字眼,请结合文本简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第二自然段,“我没有火柴,捏着蜡烛,走出房门,能看到长长的走廊尽头一扇窗口外边朦胧的夜色。”这个情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全文以蜡烛折射出在寻光过程中人们哪些微妙的心理?你由此获得哪些启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试题分析:
(1)A.1 分,关门的动作并没有表现出“我“对众人的不满,因为我自己亦未能免俗.B 3分,完整的概述了小说的情节和主题C.蜡烛并不属于房间里曾经的旅客,而“我“与众人分享的原因,本质上也是因为分享互助的快乐,人性温暖的力量.D.2 分.E.城市中“丝毫不存在人情”,表述过于绝对.
(2)分析重要词语的作用,一定要回到语境中,结合全文来分析.文章开头提到的“陌生”,是因为“我”在外出差,这是正常的.但停电后,“我”与陌生人之间相互帮助,大家相处融洽;最后,电来了,大家又各自回到房间,关起了房门,又回到了陌生的开始.通过分析这些情节的发展,再回到文章开头,作者一再提到“陌生”,无非是想要强调什么,而他强调的就是人们之间的距离感,冷漠感.“陌生”一词也就有了隐含意,也和后文人们的相处融洽形成了对比,进而凸显了主旨.
(3)本题考查分析故事情节的作用.答题时要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旨的角度着手.从情节上来说,正是因为我走出房门,向人们询问火柴,才遇到了文中的另外两个人,才有了后文故事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了我的害怕.另外,正是因为我带着半只蜡烛走出房门,才与众人在黑暗中互帮互助,拉近了彼此的举例,感受到了温暖.从这方面来说,它凸显了文章主旨.
(4)本题有两个小问,第一问要求分析在寻光过程中人们的心理.首先要到文章中找出人们寻光过程中表现,然后进行分析.停电时,大家惊慌失措,一片混乱;当我点亮了蜡烛后,“它的光亮映出其他两张绽开了微笑的脸,接着,又惊喜地围过来几张陌生的脸,都笑着.我看着他们并不陌生的陌生的脸,我也笑了”,大家的心理距离缩小了.第二问作为一道探究题,承接了第一个小问.给我们的启示无外乎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上作答.

答案:
(1)(5 分)答B 给3 分,答D 给2 分,答A 给1 分,答C.E 不给分
(2)(6 分)
①直接表现出自己一个人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产生的一种陌生感.
②从侧面反映出城市之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很冷漠.
③与后文“停电后人们为找寻光亮,却能打破陌生的隔阂,消除戒备,以至相互帮助扶持”的情节形成反差.
④结构上首尾照应,来电了,“我”又回到了城市 的“陌生”之中.每点2 分,答对其中3 点即可得满分.
(3)(6 分)
①从情节上来说,没有火柴,我就要走出自己的房门,穿过长长的走廊去找火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从人物上来说,没有火柴,于是在找火柴的过程中引出了一个女性与一个中年男子,渲染了停电后,旅馆内人物的共同心理--害怕黑暗,害怕孤独.③从主题上来说,正是在寻找火柴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彼此不熟悉的人的帮助,体现了为了寻找光亮,陌生人之间可以打破隔阂,消除戒备,互相帮助的主题.
(4)(8 分)
心理:①现代城市人的内心对陌生人往往有防备和警戒之心.②当黑暗来临的时候,人们为了寻找光明能打破隔阂,消除戒备,走进彼此,相互帮助,扶持.启示: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截蜡烛,只要我们点燃它,照亮彼此陌生的面孔,内心也会变得温暖,亲切.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之间的信任和交流越来越少, 彼此心灵上的隔膜越来越厚,这些都不应该是和谐社会应有的状态.拉近心灵的距离,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微妙心理4 分,启发4 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英语写一封关于绿色奥运的回信,内容包括计划投资,美化工作和目标,环保等计划投资12.2亿,美化环  2020-04-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半支蜡烛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  2020-05-16 …

投标工期问题做标书时,招标文件写的工期是4个月,而给的投标文件投标函格式里却是“天”,应该怎么写工  2020-05-16 …

某外商计划在4个候选城市中投资3个不同的项目,且在同一个城市投资的项目不超过2个,则该外商不同的投  2020-06-19 …

小王每天投报75份,小丽每天投报60份,他们每天共投报份,x天共投报份.他们30天的总投报数为份.  2020-06-24 …

关于文天祥的几个事件的详细时间文天祥何时在海丰兵败,文天祥何时创作了,文天祥何时收到投降元的王积翁  2020-07-0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半支蜡烛谢志强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城市,投宿在一家普通的旅馆。  2020-10-30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半支蜡烛谢志强那天出差,我来到北方一个陌生的小  2020-11-05 …

济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泉城。我市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致力于发挥济南“山、泉、湖、河、城  2020-11-30 …

有1800辆小汽车要投放到甲、乙、丙三个城市销售,投放到甲城市的汽车是总数的13,余下的按5:7投放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