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什么是满门抄斩,什么是株连九族?
题目详情
什么是满门抄斩,什么是株连九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满门抄斩
封建社会的一种野蛮律令.一人犯罪,全家牵连,财产没收,老幼杀绝. 鲁迅 《呐喊·药》:“ 夏三爷 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告官,连他满门抄斩.” 吴组缃 《山洪》十八:“还说要出连环保呢,出了毛病的话,就满门抄斩.”《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不知怎的, 如姬 忽然又想到,也许是因为 尤永 大胆替 樊於期 说话,劝 嬴政 改变将 樊 家满门抄斩的决定,才触怒了他.”
株连九族
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称为"族",故"族"者,即意味着由一个人的死罪扩展为家族成员的共同死罪.这一违背人性、情理以及古代统治者自己津津乐道的恤刑原则的暴虐刑制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根源,实在是中国传统法律中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法律中那些独具特色的制度或现象,无不具有经典意义上的理论依据,这种依据也是传统精神的共同准则,由此而获得权威性,并以文化的作用方式影响和规束法律.
然而,就族刑而论,却是一个罕见的例外.在族刑问题上,经典之中有明显对立的观点.椐《尚书》记载,夏启和商汤在出征之前的训词中威胁部下,警告他们如果在战争中不听从命令,就会将犯者连同其子一起处死,这被称作是族刑在立法上的最早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明令宣布这一野蛮刑罚的,既非夏桀,也非商纣,竟赫然为两位后世所追仰效法的"圣王"--夏启和商汤.这实在是一个令后世儒子们感到尴尬的事情,并由此导致他们在注疏中或干脆否认,或妄断"圣王"之语不过是"迫胁"而已,并非会付诸实施(参见)《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孔颖达疏》).作为经典,《尚书》的这些简短记述给后世的统治者肆无忘惮地滥施族刑提供了理论上的口实.但同是儒家经典,《孟子·梁惠王下》却提出了"罪人不孥"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符合儒家的基本精神的.而"父子兄弟,罪不相及"这句有名的口号更表现了古代哲王的思想立场.作为儒学大师的荀况曾对族刑进行过声讨.荀子视"以族论罪"为"乱世"之举,可谓大胆尖锐之论.且荀子的看法并非曲高和寡,在西汉时著名的盐铁会议上,代表学术正统的"贤良文学"曾以经典为依据,对族刑提出了大胆的异议.
这些议论代表着一种极其普遍的思想倾向,且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既然儒家圣贤以及经义精神对族刑有如此明白而又强烈的反对意见,那末,以儒家的德治和礼义相标榜的古代法律为什么毫不掩饰地保留了这一极端的刑罚呢?其原因恐怕要从两方面去寻找.首先,是古代政权的性质及其贯常的镇压手段决定的.中国传统的集权专制政治在本质上是反人民的,为维护和巩固暴政,无所不用其极,视人命如草芥,任何惨无人道的杀戮,既便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也不会使任何一位暴君虐臣产生什么负罪感.他们甚至还可以为其刑罚的酷滥寻找到堂皇的借口,即所谓的"以刑去刑"理论.族刑连坐法最著名的实践家商鞅曾说:"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商君书·赏刑》)商鞅本人虽以其法家的名声而难为后世正统所垂青,但他的这一理论却完整地为后来者心照不宣
地接受,并贯彻于刑事镇压之中.族刑在古代的经久不衰,正是中国重刑主义传统的重要表现.其次,则又要从文化的角度去寻找.简言之,即古代家族主义的文化传统和家族本位的社会形态营造了族刑的生存空间.中国古代家族本位的社会基本结构决定了任何个人的存在都是以一定家族的存在为前提的,即离开了家族背景,个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便被抹煞于无形之中.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只不过是家族最高利益下的附属物,权利的享有与义务的承担,全以家族利益为转移.因此,个人的行为被赋予了家族的含义,成功或发达,首先是家族的荣耀,所谓"光宗耀祖"是也;沦丧或犯罪,则意味着家族的耻辱,所谓"家门不幸"是也.在这些观念的影响支配下,族刑也就具备了其存在的立足点,即就某些重大犯罪而言,整个家族有义务与犯罪者共同承担罪责.另一方面,在统治者看来,对一些重大犯罪行为,单纯惩治个人尚不足以达到威慑与防范的目的,于是,家族作为个人的母体也就相应地成为了杀戮的目标.
族刑的概念在古代有多种解释,主要是有三族、九族之分.三族者,一说"父母、兄弟、妻子":一说为"父族、母族、妻族",到底何者为是,古人对之也有歧见.现在一般认为前者较为准确.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大可不必细究.因为古代的所谓"夷三族",本身便是一种极具任意性的滥刑.这种任意性一方面表现在对象方面,到底什么样的犯罪适用族刑,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统治者也不愿制订出统一的适用标准,而是由兴所致、心血来潮地临事议行.只要最高统治者认为罪大恶极,必欲置之极刑、大开杀戒而后快的犯罪,都可能成为族刑的目标.任意性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范围上.以族刑惩治重罪,意在斩草除根,以儆它人,法律上不预先划定范围,可以迎合统治者针对不同案件,因事因人而作出不同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族既可能是"父母、兄弟、妻子"、也可能是"父族、母族、妻族".我们也不妨将前者视作严格意义上的,将后者视作扩大意义上的.至于"九族",也有异说,或谓"上自高祖,下至元孙,凡九族":或谓"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参见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制考》).其实,九族应为一虚称.在我们的文化中,"九"是最高之数.故九族之说恐非一一落实的实指,乃是概括性地包容与之有亲缘关系的所有宗支族系.在古代,九族之诛往往施之于重大政治犯罪,一旦大狱炼成,只要是与犯罪人沾亲带故,都将受到无辜株连.
最极端的,当属"十族"的特例.说在特殊,是因为这一骇人听闻的暴行在一部漫长的古代史中仅有一例,是特殊时期,由于特殊的原因,发生在特殊人物身上的特殊案件.这一惨剧的主角是明初学界巨擎方孝儒.明惠帝时,方孝儒因主修〈太祖实录》、《类要》等重要典籍而名高一时.不料祸起萧墙,燕王以"清君侧"这一古老的借口起兵南下,并最终推翻惠帝,自立为帝,是为明成祖.篡位者为了向天下正名,欲借方孝儒之名草拟登极之诏.不料方孝儒一派愚忠,本着不事二主之心,拒不合作,且"大书数字,投笔于地,曰:’死既死,诏不可草!’\"成祖威胁道:"汝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儒毅然说道:"便十族,奈我何?"成祖盛怒之下,竟不顾"杀孝儒,天下读书种子绝矣"的劝告,将其门生数人连同其九族并而诛之,是有"十族"之说,罹难者竟达八百余人之多,可谓族刑的登峰造极之作,充分暴露了古代统治者的凶残本性(参见〈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族刑的历史发展线索并不难寻觅.春秋时期,始有"三族"的记载.除秦国外,其它诸侯国也不乏族刑之例.当然,秦国在当时,在许多方面总是要先行一步.尤其是商鞅当政后,过于看重刑罚的威慑功能,广泛制定了一系列的刑事连带责任制度,即连坐制度,这就为族刑的实施和范畴的扩大提供了前提.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商鞅自己最终也难逃"灭家"之灾,正所谓作法自毙也.
至秦始皇时,情况变得更加严峻和糟糕.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崇尚重刑思想,并毫不手软地贯彻于实践之中,为巩固中央集权,大凡"以古非今"、"挟书"、"妄言"、"诽谤"皆施以族刑,这是与秦之暴政相适应的法律措施,既造成天怒人怨,加速了王朝倾覆的进程,也为后世所广泛抨击和挞伐.此后,汉朝虽也曾偶见废族刑之举,但终未能持之以恒,君王们往往自食其言.汉以后至唐以前,族刑不废,其株连范围开始走向规范化,形成了某些惯例,如族刑对象限制在谋反、大逆等重大犯罪的范围,出嫁之女只随夫家连坐,并出现了不杀祖父母、孙及女性亲属的倾向.这就为《唐律》对族刑的限制性规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唐律》中,规定"谋反"、"大逆"两罪,父、子年十六以上一同处死,其它亲属均免去死刑,只是按其亲疏关系,或收、或流.而一般死罪,只杀本人,亲属受免死之刑.这种不入于死刑的缘坐,已非严格意义上的族刑了.所以,相比而言,《唐律》对族刑的范围控制得较为狭窄.
然而到明、清时,族刑株连的范围又得以扩大.明太祖朱元璋是"以刑去刑"思想的信仰者,他所授意制定的《大明律》,贯彻了"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指导思想,即对属于"典礼及风俗教化"性质的一般犯罪减轻处罚的同时,加重了诸如"谋反"、"大逆"这类重罪的惩罚,有犯不仅本人凌迟处死,其祖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凡年十六以上,不限籍之异同,不论笃疾废疾,一律处斩.显然,与唐朝相比,这将使被杀的人数成倍增加.所幸"刀下留情",尚未波及女性亲属,但她们仍难逃"给付功臣之家为奴"的厄运.清律在族刑上完全照搬明律,且在具体执行上更呈宽滥的趋势.清朝臭名昭著的文字狱,在处罚上多施用族刑,极尽惨无人道之致.
族刑连坐制的废除,是清末法律变革运动的成果之一,这与当时修律大臣沈家本、任廷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他们的大力倡导下,清庭终于在1905年正式宣布废除连作.至此,族刑连坐制度正式在法律上被废止了.不过,这种废止是有极大保留的.这种保留,深刻反映了统治者对这一古老制度的恋恋不舍之心,而一旦有必要、有可能,统治者也会毫不犹豫地重新拾起这柄锈蚀的屠刀杀向人民.对我们这个素以保持对传统的自信与自诩为满足的国度而言,要真正彻底革除陈规陋习并非一纸明文所能完成,尤其是对那些可以为暴君和暴政服务的陈规陋习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像族刑连坐这类极富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惩罚手段,很自然地为某些暴政的制造者所缅怀是不足为奇的.这也使我们对族刑连坐在现代社会的沉渣泛起现象有了一种历史文化意义上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明令宣布这一野蛮刑罚的,既非夏桀,也非商纣,竟赫然为两位后世所追仰效法的“圣王”——夏启和商汤.
封建社会的一种野蛮律令.一人犯罪,全家牵连,财产没收,老幼杀绝. 鲁迅 《呐喊·药》:“ 夏三爷 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告官,连他满门抄斩.” 吴组缃 《山洪》十八:“还说要出连环保呢,出了毛病的话,就满门抄斩.”《人民文学》1981年第4期:“不知怎的, 如姬 忽然又想到,也许是因为 尤永 大胆替 樊於期 说话,劝 嬴政 改变将 樊 家满门抄斩的决定,才触怒了他.”
株连九族
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称为"族",故"族"者,即意味着由一个人的死罪扩展为家族成员的共同死罪.这一违背人性、情理以及古代统治者自己津津乐道的恤刑原则的暴虐刑制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根源,实在是中国传统法律中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法律中那些独具特色的制度或现象,无不具有经典意义上的理论依据,这种依据也是传统精神的共同准则,由此而获得权威性,并以文化的作用方式影响和规束法律.
然而,就族刑而论,却是一个罕见的例外.在族刑问题上,经典之中有明显对立的观点.椐《尚书》记载,夏启和商汤在出征之前的训词中威胁部下,警告他们如果在战争中不听从命令,就会将犯者连同其子一起处死,这被称作是族刑在立法上的最早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明令宣布这一野蛮刑罚的,既非夏桀,也非商纣,竟赫然为两位后世所追仰效法的"圣王"--夏启和商汤.这实在是一个令后世儒子们感到尴尬的事情,并由此导致他们在注疏中或干脆否认,或妄断"圣王"之语不过是"迫胁"而已,并非会付诸实施(参见)《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孔颖达疏》).作为经典,《尚书》的这些简短记述给后世的统治者肆无忘惮地滥施族刑提供了理论上的口实.但同是儒家经典,《孟子·梁惠王下》却提出了"罪人不孥"的原则,这一原则也是符合儒家的基本精神的.而"父子兄弟,罪不相及"这句有名的口号更表现了古代哲王的思想立场.作为儒学大师的荀况曾对族刑进行过声讨.荀子视"以族论罪"为"乱世"之举,可谓大胆尖锐之论.且荀子的看法并非曲高和寡,在西汉时著名的盐铁会议上,代表学术正统的"贤良文学"曾以经典为依据,对族刑提出了大胆的异议.
这些议论代表着一种极其普遍的思想倾向,且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既然儒家圣贤以及经义精神对族刑有如此明白而又强烈的反对意见,那末,以儒家的德治和礼义相标榜的古代法律为什么毫不掩饰地保留了这一极端的刑罚呢?其原因恐怕要从两方面去寻找.首先,是古代政权的性质及其贯常的镇压手段决定的.中国传统的集权专制政治在本质上是反人民的,为维护和巩固暴政,无所不用其极,视人命如草芥,任何惨无人道的杀戮,既便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也不会使任何一位暴君虐臣产生什么负罪感.他们甚至还可以为其刑罚的酷滥寻找到堂皇的借口,即所谓的"以刑去刑"理论.族刑连坐法最著名的实践家商鞅曾说:"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商君书·赏刑》)商鞅本人虽以其法家的名声而难为后世正统所垂青,但他的这一理论却完整地为后来者心照不宣
地接受,并贯彻于刑事镇压之中.族刑在古代的经久不衰,正是中国重刑主义传统的重要表现.其次,则又要从文化的角度去寻找.简言之,即古代家族主义的文化传统和家族本位的社会形态营造了族刑的生存空间.中国古代家族本位的社会基本结构决定了任何个人的存在都是以一定家族的存在为前提的,即离开了家族背景,个人的生命意义及生存价值便被抹煞于无形之中.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只不过是家族最高利益下的附属物,权利的享有与义务的承担,全以家族利益为转移.因此,个人的行为被赋予了家族的含义,成功或发达,首先是家族的荣耀,所谓"光宗耀祖"是也;沦丧或犯罪,则意味着家族的耻辱,所谓"家门不幸"是也.在这些观念的影响支配下,族刑也就具备了其存在的立足点,即就某些重大犯罪而言,整个家族有义务与犯罪者共同承担罪责.另一方面,在统治者看来,对一些重大犯罪行为,单纯惩治个人尚不足以达到威慑与防范的目的,于是,家族作为个人的母体也就相应地成为了杀戮的目标.
族刑的概念在古代有多种解释,主要是有三族、九族之分.三族者,一说"父母、兄弟、妻子":一说为"父族、母族、妻族",到底何者为是,古人对之也有歧见.现在一般认为前者较为准确.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大可不必细究.因为古代的所谓"夷三族",本身便是一种极具任意性的滥刑.这种任意性一方面表现在对象方面,到底什么样的犯罪适用族刑,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统治者也不愿制订出统一的适用标准,而是由兴所致、心血来潮地临事议行.只要最高统治者认为罪大恶极,必欲置之极刑、大开杀戒而后快的犯罪,都可能成为族刑的目标.任意性的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范围上.以族刑惩治重罪,意在斩草除根,以儆它人,法律上不预先划定范围,可以迎合统治者针对不同案件,因事因人而作出不同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族既可能是"父母、兄弟、妻子"、也可能是"父族、母族、妻族".我们也不妨将前者视作严格意义上的,将后者视作扩大意义上的.至于"九族",也有异说,或谓"上自高祖,下至元孙,凡九族":或谓"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参见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制考》).其实,九族应为一虚称.在我们的文化中,"九"是最高之数.故九族之说恐非一一落实的实指,乃是概括性地包容与之有亲缘关系的所有宗支族系.在古代,九族之诛往往施之于重大政治犯罪,一旦大狱炼成,只要是与犯罪人沾亲带故,都将受到无辜株连.
最极端的,当属"十族"的特例.说在特殊,是因为这一骇人听闻的暴行在一部漫长的古代史中仅有一例,是特殊时期,由于特殊的原因,发生在特殊人物身上的特殊案件.这一惨剧的主角是明初学界巨擎方孝儒.明惠帝时,方孝儒因主修〈太祖实录》、《类要》等重要典籍而名高一时.不料祸起萧墙,燕王以"清君侧"这一古老的借口起兵南下,并最终推翻惠帝,自立为帝,是为明成祖.篡位者为了向天下正名,欲借方孝儒之名草拟登极之诏.不料方孝儒一派愚忠,本着不事二主之心,拒不合作,且"大书数字,投笔于地,曰:’死既死,诏不可草!’\"成祖威胁道:"汝独不顾九族乎?"方孝儒毅然说道:"便十族,奈我何?"成祖盛怒之下,竟不顾"杀孝儒,天下读书种子绝矣"的劝告,将其门生数人连同其九族并而诛之,是有"十族"之说,罹难者竟达八百余人之多,可谓族刑的登峰造极之作,充分暴露了古代统治者的凶残本性(参见〈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
族刑的历史发展线索并不难寻觅.春秋时期,始有"三族"的记载.除秦国外,其它诸侯国也不乏族刑之例.当然,秦国在当时,在许多方面总是要先行一步.尤其是商鞅当政后,过于看重刑罚的威慑功能,广泛制定了一系列的刑事连带责任制度,即连坐制度,这就为族刑的实施和范畴的扩大提供了前提.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商鞅自己最终也难逃"灭家"之灾,正所谓作法自毙也.
至秦始皇时,情况变得更加严峻和糟糕.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崇尚重刑思想,并毫不手软地贯彻于实践之中,为巩固中央集权,大凡"以古非今"、"挟书"、"妄言"、"诽谤"皆施以族刑,这是与秦之暴政相适应的法律措施,既造成天怒人怨,加速了王朝倾覆的进程,也为后世所广泛抨击和挞伐.此后,汉朝虽也曾偶见废族刑之举,但终未能持之以恒,君王们往往自食其言.汉以后至唐以前,族刑不废,其株连范围开始走向规范化,形成了某些惯例,如族刑对象限制在谋反、大逆等重大犯罪的范围,出嫁之女只随夫家连坐,并出现了不杀祖父母、孙及女性亲属的倾向.这就为《唐律》对族刑的限制性规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唐律》中,规定"谋反"、"大逆"两罪,父、子年十六以上一同处死,其它亲属均免去死刑,只是按其亲疏关系,或收、或流.而一般死罪,只杀本人,亲属受免死之刑.这种不入于死刑的缘坐,已非严格意义上的族刑了.所以,相比而言,《唐律》对族刑的范围控制得较为狭窄.
然而到明、清时,族刑株连的范围又得以扩大.明太祖朱元璋是"以刑去刑"思想的信仰者,他所授意制定的《大明律》,贯彻了"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指导思想,即对属于"典礼及风俗教化"性质的一般犯罪减轻处罚的同时,加重了诸如"谋反"、"大逆"这类重罪的惩罚,有犯不仅本人凌迟处死,其祖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凡年十六以上,不限籍之异同,不论笃疾废疾,一律处斩.显然,与唐朝相比,这将使被杀的人数成倍增加.所幸"刀下留情",尚未波及女性亲属,但她们仍难逃"给付功臣之家为奴"的厄运.清律在族刑上完全照搬明律,且在具体执行上更呈宽滥的趋势.清朝臭名昭著的文字狱,在处罚上多施用族刑,极尽惨无人道之致.
族刑连坐制的废除,是清末法律变革运动的成果之一,这与当时修律大臣沈家本、任廷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他们的大力倡导下,清庭终于在1905年正式宣布废除连作.至此,族刑连坐制度正式在法律上被废止了.不过,这种废止是有极大保留的.这种保留,深刻反映了统治者对这一古老制度的恋恋不舍之心,而一旦有必要、有可能,统治者也会毫不犹豫地重新拾起这柄锈蚀的屠刀杀向人民.对我们这个素以保持对传统的自信与自诩为满足的国度而言,要真正彻底革除陈规陋习并非一纸明文所能完成,尤其是对那些可以为暴君和暴政服务的陈规陋习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像族刑连坐这类极富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惩罚手段,很自然地为某些暴政的制造者所缅怀是不足为奇的.这也使我们对族刑连坐在现代社会的沉渣泛起现象有了一种历史文化意义上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明令宣布这一野蛮刑罚的,既非夏桀,也非商纣,竟赫然为两位后世所追仰效法的“圣王”——夏启和商汤.
看了 什么是满门抄斩,什么是株连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雪白的花朵后面应该写什么?一株丁香花后面应该是什么? 2020-03-30 …
什么是满门抄斩,什么是株连九族? 2020-05-21 …
抄作业又叫什么?抄作业用英语说是copy,用科学说是?… 2020-06-13 …
南极写作什么,北极写作什么?纬度的划分规律是什么?纬度数往北增大为什么纬,往南增大为什么纬?株洲的 2020-06-18 …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说:“吴民之中,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说 2020-06-28 …
抄一个自然段,然后写为什么抄这个段话,这段话为什么好,喜欢这段话的什么词,抄这段话的涵意,哪些词 2020-06-29 …
对下列四字词语中的错别字修改错误的一项是A.诛连九族/株当即立断/机诩诩如生/栩暇思迩想/遐B.贮 2020-06-30 …
株洲市的由来?为什么叫“株洲市”而且“洲”有3点水???它以前是哪个地方的??有什么历史吗?? 2020-07-20 …
为什么一趟火车有两个名字,比如说k775和k776,从韶关坐火车到株洲的火车是k775,可为什么从 2020-08-03 …
西安某同学欲在暑假乘火车到杭州旅游,读图分析,乘车路线合理的是()A.陇海线-连云港-京沪线-上海-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