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英语翻译王导,字茂弘······君臣之礼始定
题目详情
英语翻译
王导,字茂弘······君臣之礼始定
王导,字茂弘······君臣之礼始定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司空刘寻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后参东海王越军事.时元帝为琅琊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现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讲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晋书?王导传》卷六五)
[注]①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他得到晋悯帝被俘的消息后,先自称晋王,第二年改称皇帝.东晋王朝从此建立.选文记载他称帝前初到江东的情况.②吴会:地名.
习题检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有兴复之志 潜:暗地里
B.帝亦雅相器重 雅:很
C.宜有以匡济者 匡:辅助
D.皆江南之望 望:声望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军谋密策,(帝)知无不为
B.及(导)徙镇建康,吴人不附
C.导因讲计(于)(纪瞻、顾荣)曰
D.自此之后,(各地)渐相崇奉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陈留名士张公看到十四岁的王导后,便对王导的同胞兄长王敦说,这个孩子是个做将相的人才.
B.王导不愧是一代名臣,他对司马睿提出了要尊先贤、问风俗、重谦虚、招俊杰、得民心.这是稳定时局、开创大业的五大法宝.
C.江东士族起初看不起司马睿,态度非常冷淡,后来看到他亲观祭祀时,那隆重的仪仗,威整的行列,都惊惧不已,于是纷纷前来投靠.
D.西晋末年,天下纷乱,王导审时度势,决心辅佐司马睿,兴复晋堂.凡军国大计,他都积极筹划,司马睿也把他当成知交,对他言听计从,当即付诸行动.
参考答案:
1.D.(望:应解释为“有名望的人”)
2.D.(A.王导.B.帝.C.于、帝)
3.B.(A.王敦是王导的堂兄.C.江南土族纷纷投靠元帝是在王导受命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之后.D.“当即”有误,“导每劝令之国”中的“每”证明并非“当即”)
参考译文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王览之孙.父亲名王裁,官至镇军司马.王导年幼时就有风度,有远见.十四岁时,陈留名士张公见到他十分惊奇,对他的堂兄王敦说:“看这个孩子的相貌心志,是做将相的人才.”最初王导承袭祖上的爵位.不久司空刘宴引荐他做东阁祭酒,升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他均未赴任.而后做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当时晋元帝还是琅琊王,与王导一向亲密友善.王导看到天下已经大乱,便全力拥戴(琅琊王),暗自立下复兴(晋室)的心志.晋元帝对他也很器重,志趣相投如挚友,元帝在洛阳时,王导时常劝他到自己的封国去.及至元帝出镇下邳,就请王导做安东司马,凡军国大计,王导都积极筹画.元帝刚出镇建康时,吴人不相依附,过了一个多月,仍没有士人百姓前去拜望,王导为此深感忧虑.待王敦来朝见,王导对他说:“琅琊王仁德虽然厚重,但名望还轻.兄长在此早已声名大振,应该
想办法匡济时局.“到了三月上巳节,元帝亲自前去观看修禊仪式,一路乘坐肩舆,威仪齐备.王敦、王导以及众名臣骏将也都骑马护行.吴人纪瞻、顾荣都是江南一带名望极高的人,他们私下前去观望,看到这种场面,都十分吃惊,于是一起在路旁迎拜.王导于是又向元帝献计说:”古代凡是能够称王天下的,没有不礼遇遗老贤才,存问风土人情,虚心坦诚,以便招揽天下俊杰的.更何况现在天下大乱,国土分裂,我们立国的大业尚在初创,当务之急在于取得民心啊!顾荣、贺循二位是当地的土族首领,不如将他们吸引过来以便广收人心.他们二位一来,其他人便没有不来的了.“元帝于是派王导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他们两人也就奉命前来朝见元帝,因此吴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民心归附.从此之后,各地相继尊奉元帝,开始有了君王与臣子的礼数.
[注]①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他得到晋悯帝被俘的消息后,先自称晋王,第二年改称皇帝.东晋王朝从此建立.选文记载他称帝前初到江东的情况.②吴会:地名.
习题检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有兴复之志 潜:暗地里
B.帝亦雅相器重 雅:很
C.宜有以匡济者 匡:辅助
D.皆江南之望 望:声望
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军谋密策,(帝)知无不为
B.及(导)徙镇建康,吴人不附
C.导因讲计(于)(纪瞻、顾荣)曰
D.自此之后,(各地)渐相崇奉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陈留名士张公看到十四岁的王导后,便对王导的同胞兄长王敦说,这个孩子是个做将相的人才.
B.王导不愧是一代名臣,他对司马睿提出了要尊先贤、问风俗、重谦虚、招俊杰、得民心.这是稳定时局、开创大业的五大法宝.
C.江东士族起初看不起司马睿,态度非常冷淡,后来看到他亲观祭祀时,那隆重的仪仗,威整的行列,都惊惧不已,于是纷纷前来投靠.
D.西晋末年,天下纷乱,王导审时度势,决心辅佐司马睿,兴复晋堂.凡军国大计,他都积极筹划,司马睿也把他当成知交,对他言听计从,当即付诸行动.
参考答案:
1.D.(望:应解释为“有名望的人”)
2.D.(A.王导.B.帝.C.于、帝)
3.B.(A.王敦是王导的堂兄.C.江南土族纷纷投靠元帝是在王导受命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之后.D.“当即”有误,“导每劝令之国”中的“每”证明并非“当即”)
参考译文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王览之孙.父亲名王裁,官至镇军司马.王导年幼时就有风度,有远见.十四岁时,陈留名士张公见到他十分惊奇,对他的堂兄王敦说:“看这个孩子的相貌心志,是做将相的人才.”最初王导承袭祖上的爵位.不久司空刘宴引荐他做东阁祭酒,升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他均未赴任.而后做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参军.当时晋元帝还是琅琊王,与王导一向亲密友善.王导看到天下已经大乱,便全力拥戴(琅琊王),暗自立下复兴(晋室)的心志.晋元帝对他也很器重,志趣相投如挚友,元帝在洛阳时,王导时常劝他到自己的封国去.及至元帝出镇下邳,就请王导做安东司马,凡军国大计,王导都积极筹画.元帝刚出镇建康时,吴人不相依附,过了一个多月,仍没有士人百姓前去拜望,王导为此深感忧虑.待王敦来朝见,王导对他说:“琅琊王仁德虽然厚重,但名望还轻.兄长在此早已声名大振,应该
想办法匡济时局.“到了三月上巳节,元帝亲自前去观看修禊仪式,一路乘坐肩舆,威仪齐备.王敦、王导以及众名臣骏将也都骑马护行.吴人纪瞻、顾荣都是江南一带名望极高的人,他们私下前去观望,看到这种场面,都十分吃惊,于是一起在路旁迎拜.王导于是又向元帝献计说:”古代凡是能够称王天下的,没有不礼遇遗老贤才,存问风土人情,虚心坦诚,以便招揽天下俊杰的.更何况现在天下大乱,国土分裂,我们立国的大业尚在初创,当务之急在于取得民心啊!顾荣、贺循二位是当地的土族首领,不如将他们吸引过来以便广收人心.他们二位一来,其他人便没有不来的了.“元帝于是派王导亲自登门拜请贺循、顾荣,他们两人也就奉命前来朝见元帝,因此吴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民心归附.从此之后,各地相继尊奉元帝,开始有了君王与臣子的礼数.
看了 英语翻译王导,字茂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 2020-04-06 …
英语翻译王导,字茂弘······君臣之礼始定 2020-04-06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薄.有狱久不决. 2020-04-26 …
英语翻译“碎心江湖行,剑出非我心”翻译成英语.不一定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意思准确就好.比如说翻译成 2020-05-16 …
英语翻译求全文翻译!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 2020-06-16 …
“周敦颐,字茂叔······”与《爱莲说》“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 2020-06-17 …
英语翻译以下是要翻译的文章王诞,字茂世,琅邪临沂人,诞少有才藻,晋孝武帝崩,从叔尚书令珣为哀策文, 2020-06-21 …
英语翻译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少孤贫,自牧羊,同郡卢钦见而器之.乡人刘放亦奇其才,以女妻焉. 2020-07-02 …
英语翻译还有一句:长民知我蒙公垂眄,今轻身单下,必当以为无虞,乃可以少安其意百度,王诞字茂世,琅邪 2020-07-11 …
以周敦颐为题的一篇文言文怎么翻译?周敦颐,字茂叔,道洲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 2020-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