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操千曲却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2句话.
题目详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操千曲却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2句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曹刿论战
《左传》
【作者小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末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但对这书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这部著作是战国初期的一位历史学家、散文家的作品.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把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作,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并不全是为解经而作,而是从历史家的角度,采取《春秋》的大纲,再参考当时的许多史籍而写成的.因此,《左传》大大丰富了《春秋》的内容.有些内容与《春秋》的记载是一致的,有些则与《春秋》不一致,并比《春秋》多写了十三年.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的许多史料,比较详细而完整地反映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闻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左传》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的文学价值很高,极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特别善于描写战争,也善于刻划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心理活动,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题解】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述曹刿向鲁庄公献策,终于在长勺之战中,使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的进攻,反映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十年春(1),齐师伐我(2).公将战(3).曹刿请见(4).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6)?”公曰:“衣食所安(7),弗敢专也(8),必以分人(9).”对曰:“小惠未徧(10),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1).”对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13).”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4).”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5).公将鼓之(16),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17).刿曰:“未可.”下视其辙(18),登轼而望之(19),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0),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一开始,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就要下令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以后,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崐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但大国难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陈必祥)
【注释】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2)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3)公:鲁庄公.(4)曹刿(guì贵):鲁国人.(5)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间(jiàn件):参与.(6)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7)衣食所安: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8)专:独自亨有.(9)人:这里指一些臣子.(10)徧:同“遍”,遍及,普遍.(11)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玉帛,玉石、丝织品.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12)孚(fú浮):诚信感人.(13)福:作动词,赐福,保佑.(14)狱:诉讼案件.(15)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16)鼓:作动词,击鼓进军.(17)驰:驱车(追赶).(18)辙(zhé哲):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19)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20)盈:充沛,旺盛.
《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在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人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9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左传》
【作者小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末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但对这书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这部著作是战国初期的一位历史学家、散文家的作品.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把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作,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并不全是为解经而作,而是从历史家的角度,采取《春秋》的大纲,再参考当时的许多史籍而写成的.因此,《左传》大大丰富了《春秋》的内容.有些内容与《春秋》的记载是一致的,有些则与《春秋》不一致,并比《春秋》多写了十三年.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的许多史料,比较详细而完整地反映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闻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左传》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的文学价值很高,极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特别善于描写战争,也善于刻划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心理活动,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题解】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述曹刿向鲁庄公献策,终于在长勺之战中,使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的进攻,反映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十年春(1),齐师伐我(2).公将战(3).曹刿请见(4).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6)?”公曰:“衣食所安(7),弗敢专也(8),必以分人(9).”对曰:“小惠未徧(10),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1).”对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13).”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4).”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5).公将鼓之(16),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17).刿曰:“未可.”下视其辙(18),登轼而望之(19),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0),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一开始,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就要下令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以后,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崐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但大国难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陈必祥)
【注释】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2)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3)公:鲁庄公.(4)曹刿(guì贵):鲁国人.(5)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间(jiàn件):参与.(6)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7)衣食所安: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8)专:独自亨有.(9)人:这里指一些臣子.(10)徧:同“遍”,遍及,普遍.(11)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玉帛,玉石、丝织品.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12)孚(fú浮):诚信感人.(13)福:作动词,赐福,保佑.(14)狱:诉讼案件.(15)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16)鼓:作动词,击鼓进军.(17)驰:驱车(追赶).(18)辙(zhé哲):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19)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20)盈:充沛,旺盛.
《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在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人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9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看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艘快艇正对河岸山崖行驶,当快艇经过A处时,拉响汽笛,10秒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快艇又行驶32秒 2020-04-26 …
为什么吸入氮气(或许是另一种气体)以后,声音会变?忘记是什么气体了,吸入以后人的声音会很尖. 2020-06-07 …
请问,德国伊罕的过滤桶,怎么有气泡声呢大侠们,今天新到货的伊罕2228,装上后气泡声很大,水灌满了 2020-07-02 …
v73刹车总泵有空气声是怎么回事?三菱v73刹车第一脚下去总是很软有刹不住车的感觉,后来发现在第一 2020-07-03 …
一个人看到闪电后12.3秒后又听到雷声,已知空气中声速约为330-340M/S,光速为3X10于是 2020-07-09 …
河岸边人三说话声,能吓跑岸边玩耍三p鱼,说明空气和&图bsp;均能传声;由发声三音叉接触水面时,能激 2020-11-27 …
声音的传播是由固体,液体,气体发出来的声音,但是他们的发出速度不同,固体第一,液体第二,气体第三.但 2020-12-09 …
冰箱后面有气泡声后面有流水气泡的声音是不是坏了?水里面不该有气泡的吧很响的气泡声 2020-12-14 …
如图,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中,接通电铃,使电铃工作,(1)用抽气机抽去空气铃声会,(2)停止抽气后慢慢 2020-12-21 …
如图,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中,接通电铃,使电铃工作,(1)用抽气机抽去空气铃声会,(2)停止抽气后慢慢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