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下列各题。《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

题目详情
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不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而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行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原文有删改)(1)下列对“神魔小说”产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故事的濡染。
B.佛、菩萨、魔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C.神魔小说《西游记》,不少妖魔富有人情味,成了引人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如来佛祖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D.《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
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
B.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C.《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
D.《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B.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颠覆了神的神圣,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
C.《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
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的个性放纵上,他受紧箍咒的气让人同情,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不能确定佛、菩萨、魔是自六朝以来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文章第二段只是说“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故选B.
(2)A、明朝四大奇书不全是传统积累型小说,原文第一段表述为“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B、吴承恩为了抛弃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错,原文第三段表述为“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宗教的虚伪性也在很大程度被揭露了”;C、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说法绝对.故选D.
(3)B、“所以人们不再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的表述,吴承恩的态度不能决定人们对神魔的看法,强加因果.故选B.

答案:
(1)B
(2)D
(3)B
看了 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虽有嘉肴》,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选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2、本文第一句表明了儒家思想阅读  2020-04-27 …

秋水2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3举例说明本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4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  2020-05-16 …

我最崇拜的人——华盛顿.英文的演讲稿,100分!先挂50分演讲时间2分钟左右  2020-05-17 …

顶碗少年的一些题目文中写少年的三次三次表演都写到观众的反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  2020-06-04 …

语文阅读答案(吟秋的一诺千金)1、通读全文,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2、本文第一段能否删去?  2020-06-08 …

本文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和散文家东山魁夷,他的文章说成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一点也不为过  2020-07-02 …

玫瑰树根(1)用“//”给本文划分层次123456玫瑰树根(1)用“//”给本文划分层次12345  2020-07-03 …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麽本文说明了什么内容本文采用了什么顺序文章主要用来什么说明方法,  2020-07-24 …

本文记述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人的高超技艺.在第一段中“”是本文的一句总说“”点明口技  2020-11-04 …

下列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演讲。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