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结合学过的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诗人刘禹锡的认识

题目详情
结合学过的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诗人刘禹锡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刘禹锡的诗词气度恢宏,骨力豪劲,抒发了他虽屡遭贬谪,仍傲岸不屈、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以及奋发白励的乐观精神,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关键词:人格;魅力;影响刘禹锡(公元772年一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的诗人.世称刘宾客、刘尚书.有《刘宾客文集》.中唐思想家、哲学家,优秀散文作家和杰出;刘禹锡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其文章在中唐异彩纷呈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可与韩愈、柳宗元媲美(《陋室铭》)可为例证).他的诗歌与自居易齐名,并称“刘白”;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他的诗现存.700余首,大致可分为讽喻诗、感遇诗、咏史诗和民歌体诗.刘禹锡的诗词有一种恢宏的气度,骨力豪劲,抒发了他虽屡遭贬谪,但仍傲岸不屈、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以及奋发自励的乐观精神,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一、傲岸不屈、顽强斗争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在那里过了十年谪居生活后,在元和十年二月被召回长安.初回京师,游玄都观,写了《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表现了他的傲岸不屈: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人用桃花比喻朝中新得势力的权贵,用看花人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奔走权门之徒.于戏谑之中,暗藏讽意.一句“尽是刘郎去后栽”更是令他的政敌难以忍受,句中之意很明显:满朝中红极一时的权贵们,你们哪一个不是我刘禹锡被排挤后才爬上去的!此诗传出,得罪权贵,执政者当即以“语涉讥讽”再贬刘禹锡等为远州刺史,实际是靠镇压永贞革新起家的宪宗不愿起用他们,因为启用他们则意味着自我否定.刘禹锡以诗获罪,三月又远去连州.如果说,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十年,初回京师,能写下这样富有战斗性的篇章,是很可贵的话,那么更为可贵的是,他因写《戏赠看花诸君子》被贬十四年后,重回京城,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锋芒不减当年: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时的玄都观,已是无人游赏,那百亩庭院已半是青苔,往日那灿若红霞的千树桃花已荡然无存,代替它的是不足以观赏的菜花,那种桃的道士也不知所终,而上次因看花题诗被贬的刘禹锡却又重返长安,旧地重游!作者还是用桃花比新贵,用种桃道士比喻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就连皇帝也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现在有的只是“菜花”.刘禹锡作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表示丝毫不为十四年前因诗得祸而悔恨,不会因屡遭贬谪而屈服,而为再题笔赋诗而欣喜,而且说题为《再游……》是为了“以俟后游”又一次显示了他的傲岸不屈.但是,这个“再游”又引起执政者的“不悦”.他又被派出长安,到东都洛阳做“太子宾客”这一闲散的官.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诗人面对政治上的逆境不屈不挠,但采用的态度和方式却不尽相同.陶渊明说自己误落尘网,一旦挣脱,便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表现的是一种傲岸;李白也曾遭受“赐金放还”和“流放夜郎”的打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的是他豪迈不羁的个性,失意后的决绝,也是一种傲岸,而刘禹锡则与众不同,从游玄都观这两首诗来看,时间上贯联诗人二十三年的被贬生活,可谓时间之长,但从诗中看出,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进步的政治思想,从未在逆境中向当权者屈服,并且一直以笔作为战斗的武器,显示了他百折不回、傲岸不屈的杰出的品格,自居易说他“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实际上也是对他人品的评价.二、追求执着、意志坚定刘禹锡的许多诗篇都表现了他执着追求的坚定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