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鲤鱼跳龙门有什么典故

题目详情
鲤鱼跳龙门有什么典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指的是黄河从壶口咆哮而下的晋陕大峡谷的最窄 处的龙门,今称禹门口),就会变化成龙. 《埤雅·释 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 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据《南充县县志》、《龙门镇镇志》记载,龙门镇原叫安福场,唐代时嘉陵江改道将安福场北的庞家山断开,形成鬼斧神工的龙门峡,安福场由此更名龙门场.龙门峡峡间水底有巨石横亘如门槛,每到夏秋涨水时,滔滔洪流扑过“水门槛”,溅起惊心动魄的水花,此时便有成群的红鲤鱼自下而上,在“门槛”前竞相跳跃,力争上游.这一壮观奇景后来演绎成诸多版本的“鲤鱼跳龙门”神话传说.传说中,鲤鱼跳过“水门槛”后就龙袍加身,由鱼变龙了.目前,龙门镇内还完好保存着与这一传说有关的“龙门峡”、“龙门沱”、“水门槛”、“鲤鱼跳龙门”等多处景观.
  当鱼从水中被捞上来时,也会乱蹦乱跳,其原因是鱼在水中游动时,全身的肌肉总是一伸一缩,摇头摆尾,才能使它在水中前进.当它刚离开水时,仍然像在水里一样,做着同样的动作,但是因为没有受到水的阻力,所以摇动的动作就特别大,这时如果碰到如地面,船板等比较坚实的物体,就出现了乱蹦乱跳的现象.其实,以现代科学即可破解“鲤鱼跃龙门”这个谜团:这里说的“鲤鱼”实际是“鲔鱼”,或称“鳣鱼”,又叫“鳇鱼”或“黄鱼”,也就是鲟鱼.鲟鱼是江海回游性的鱼类,体长约两米,最大可长5米以上.我国珍稀动物中华鲟、东北鲟、长江鲟即是这类鱼.由于古代大鲤亦名“鳣”,故古人将“鲔鳣”与大鲤相混,传为“鲤鱼跃龙门”.   
  《竹书纪年》是战国末期魏国史官的作品,书中“龙门赤河”的记载,说明当时“鲤鱼跃龙门”的神话故事还未形成.而“鱼化为龙”的记载多出自汉代典籍,故神话故事的形成当在西汉初年,且可能与汉初神龙崇拜观念强化有关.
  唐朝李白有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北宋《元丰九域志》载:“果州之北30里有龙门.”   
  《三秦记》: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 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一岁中,登龙 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译文:
  龙门在河东的界内.大禹凿平龙门山,又开辟龙门,有一里多长,黄河从中间流下去,两岸不能通车马.每年的暮春有黄色的鲤鱼,从大海及各条大河争着来到龙门.一年之中,登上龙门的鲤鱼,不超过七十二条.刚一登上龙门,就有云雨跟随着它,天降大火从后面烧它的尾巴,于是(鲤鱼)就变化成龙了.   东海中一大群金背鲤鱼白肚鲤鱼,灰眼鲤鱼,听说禹王要挑选能跃上龙门的风流毓秀之才管护龙门,便成群结队,沿黄河逆流而上. 还没望见龙门的影子,那一条条灰服鲤鱼便被黄河中的泥沙打得晕头转向,就拐过头来,顺流而下,不费吹灰之力又游回黄海.不幸正碰上张着大口的鱼鳖海怪,便呜呼哀哉了. 但金背鲤鱼和白肚鲤鱼,摆成一字儿长蛇阵,轮流打前锋,迎风击浪,日夜兼程,终于游到了龙门脚下.它们把头伸出水面,仰望龙门神采:只见那神奇的龙门两旁,各有一根合抱粗的汉白玉柱.玉柱上雕着活灵活现的石龙.龙身缠着玉柱,盘旋而上,直到百丈柱顶.龙门中水浪滔天,银亮的水珠飞溅到龙头之上,—恰成“二龙戏珠”的奇异彩图.背景是蓝天白云,映衬着龙门两侧的石刻对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朝朝朝朝朝朝朝”.这景色胜过那蓬莱仙境. 鲤鱼们看罢美景,就向禹王报名应试.禹王一见大喜,说: “鱼龙本是同种生,跃上龙门便成龙.” 鲤鱼们一听,立即鼓鳃摇尾,使尽平生气力向上跃去,没想到刚跳出水面一丈多高,就跌了下来,摔在水面上,老痛老痛的.但它们并不灰心丧气,而是日夜苦炼摔尾跳跃之功.就这样直练了七七四十九天,一下能跃七七四十九丈高.但要跃上那百丈龙门,还差得很远. 大禹见鲤鱼们肯苦练过硬功夫,就点化它们说: “好大一群鱼!”有条金背鲤鱼听了禹:王的话大有所悟,对群鱼说: “禹王说: ‘好大一群鱼’,不是启发我们要群策群力跃上龙门吗?”群鱼齐呼: “多谢禹王!” 鲤鱼们高兴得摇头摆尾,一条条瞪眼、鼓鳃,用尾猛击水面,只听“膘膘”的击水声接连不断.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在半空中一条为一条垫身,喘口气儿,又是一跃七七四十九丈高.只差两丈了,禹王用手扇过一阵清风,风促鱼跃,众鱼一条接一条地跃上了它们日夜向往的龙门. 却说有条为众鱼唤气垫身的金背鲤鱼,跟看同伴们都跃上了龙门,惟独自己还留在龙门脚下.它寻思道:我何不借水力跃上龙门.恰巧黄河水正冲在龙门河心的巨石上,浪花一溅几十丈高,这金背鲤鱼猛地窜出水面,跃上浪峰,又用尾猛击浪尖,鱼身一跃而起,没想到竟跃到蓝天白云之间.一忽儿又轻飘飘地落在龙门之上,如同天龙下凡.大禹一见,赞叹不已,随即在这条金背鲤鱼头上点了红,一霎时,鱼龙变化.金背鲤鱼变成一条吉祥之物一黄金龙.大禹命黄金龙率领众鲤鱼管护龙门.怪道老人传说,过去在黄河上捞鱼的人如果捞到头顶有红的鲤鱼,就立即放回黄河中.学校招生出榜,姓名上点红作法就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