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曲词西厢记王实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曲词

西厢记

王实甫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对以上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幕遮》是唐玄宗时孝坊曲句,来自西域。后成为长短句词牌名。此词前段以丽语写景,后段纯为离情,是为千古绝唱。

B.“长亭送别”一折一开头使用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澄黄的高远境界,而无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肃杀之气。

C.范仲淹的词的下片用“黯乡魂,追旅思”,点明思乡的情怀。但是一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将思乡转入思妇,勾勒出词人借酒消愁的苦闷形象,令人同情。

D.“晓来谁染霜林醉”是个设问句,通过一问一答,表现一对情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含蓄且具有画面美和诗意美。

2.对以上两首词曲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长亭送别”一折的头曲借景抒情,恰到好处地勾勒一幅凄惨欲绝的送别场面,而范词长用其他句,却失去了原有的诗意美和画面美。

B.两文都由写景入手,前者侧重于“送别”,故渲染了离情愁绪;后者上片写景,下片抒发思乡之苦,但却写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C王实甫将范词原文中的“碧云天,黄叶地”改成了“黄花地”,但却没有失去原有的韵味。

D.两文都点到了“泪”,一是“离人泪”,二是“相思泪”。前者染红了层层枫林,后者是愁肠凝结而成。所有的离别之苦,思乡之苦都融了这苦涩而又美丽的“泪”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错在将思乡转入思妇。这句仍是思乡,是借外物排遣思乡之情。

2A  并没有失去原有的诗意美和画面美

 

看了 阅读下列曲词西厢记王实甫〔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文赏析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古文赏析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  2020-06-06 …

阅读下列曲词西厢记王实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  2020-06-11 …

你说烟雨微茫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你说烟雨微茫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  2020-06-17 …

根据所给的解释写词语1,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2,一切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3,广泛地  2020-06-29 …

请你参加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只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  2020-07-06 …

柳暗花明草芊芊,夕落鸣起烟缕缕绯色天窗难遮雨,眼角露珠易飘落回首幻听别离难,低头细看两袖空求翻译.  2020-07-06 …

填诗句...人闲〔〕落,夜静春山空.〔此空为花名〕〔〕,风光不与四时同.〔〕,多少楼台烟雨中.  2020-07-10 …

如图是1913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新爱国”香烟的烟盒封面〔烟盒右侧文字为,“中国人,中国金钱,  2020-11-02 …

烟台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  2020-11-13 …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2)题。(8分)正宫一煞·长亭送别王实甫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烟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