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艾在端午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

题目详情
艾在端午    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每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1)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常”能否去掉,为什么?
(3)第④段除了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请任选这两种说明方法中的一种,说说有什么作用?
艾在端午    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每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1)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常”能否去掉,为什么?
(3)第④段除了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请任选这两种说明方法中的一种,说说有什么作用?
艾在端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考查了学生对说明文开头引用古诗词作用的理解和把握.
说明文的开头一般以开门见山,直入说明对象为主,注意:有时也引用诗词,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俗语谚语,名言格言等作为开头.
其作用一般有两个:(1)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文章说明的对象或说明的中心.对于诗词而言,加上:同时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增添了诗情画意.(如:说屏 的开头,古诗词的运用;又如:为什么雁到衡阳不再南飞 的开头古诗文的运用)
了解了上面知识后,学生还要联系语境认真思考,明确本题目除了以上说明文引用诗词的共性作用之外,还有一点特性,那就是说明人们采摘艾草历史的悠久,《采葛》出自《诗经》,通过《采葛》说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采集艾草的习俗.
(2)考查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作答此题,学生要清楚分析说明文中的词语能否删去的步骤,一般分三步走.首先回答不能删去.然后结合语境回答这个词在句中的意思、作用,去掉后会变成的情况.最后加上“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
“常”表频率,意思是“往往”,一个“常”字说明艾草在
经史书籍的记载中很普遍,如果去掉,则变成艾草在经史书籍只是偶然出现,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考查了学生说明方法的辨析及其作用.
作答此题,学生首先要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了解,首先要知道说明方法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或之后的总结性句子,也是文段中体现出的说明对象的某一特征.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明显是引资料.
引资料的作用:更有说服力或者更有权威性.
“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这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作用是:列举了…形象具体的说明了…
答案:
(1)引出说明对象;(2)通过《采葛》也说明了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采集艾草的习俗;(3)增加文采,有吸引力.(各1分)
 (2)不能,①“常”表频率限制,意思是“往往”(0.5分),(2)②准确地说明了端午节“悬 艾人、戴艾虎”等民间习俗在出现频率高 ,而不是偶见于书籍.(1分)(3)③如果去掉,则表示端午节中关于艾的习俗记载少(也就无法说明“悬艾人”等是端午的习俗),这与事实不符.(1分)(4)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去掉.(0.5分)        
 (3)
  ①使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引用了《五十二病方》、流传于蕲州的谚语以及孟子的话,说明了艾具有药用价值,用于治病的历史悠久,增强了说明的权威性. (各1分)
 或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五十二病方》中对艾的疗效和用法的记载,说明了艾具有药用价值,用于治病的历史悠久,使说明具体真实. (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