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这个案例,说明什么?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启发?2.“1根针和4800根针”斯密的《国富论》形成于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开始的时期,他从事教学的大学所在地——格拉斯哥又是

题目详情
这个案例,说明什么?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启发?
2. “1根针和4 800根针”
斯密的《国富论》形成于18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开始的时期,他从事教学的大学所在地——格拉斯哥又是当时苏格兰的工业中心,制铁工业和纺织工业都很发达,这使斯密有可能实地观察工业区的经济,为他进行写作提供依据。他考察了一个最平凡的生产大头针的工场。当时制针的过程,从绞铁条到拔细抛光,再磨细针头,装针后边的那个小球,然后包装到一个纸盒里,共18个环节。
在分工不完善的工场里,至少有一个工人师傅要干两个以上的环节。通常每天最多生产不会超过20根针,有可能每人每天仅仅生产出1根针。
但是,有一个典型的手工工场,它有18位师傅,都没受过多少教育,但他们组成一个有效的团队,分工做18样工作,每人只做一件事:第一个工匠拉出铁丝,第二个工匠把它弄直,第三个工匠把它剪断,第四个把它磨尖,第五个把另一头磨平……这样下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能生产4 800根针。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至少240倍,——如果不是4 800倍的话,也就是说,分工和专业化使劳动生产率成百上千倍地提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他们的诀窍在于他们善用了分工机制,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业学习一种特殊技术,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可能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两枚也制造不出来,这就是分工的高效作业诀窍。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窍门就是因为劳动者的技巧专业而日进,再就是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会浪费掉很多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解决他们工序转换时间浪费的问题,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同时大家要有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协同合作,让全体成员有凝聚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分工,就是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地内心动力,这样才会使1根针变成4800根针。
看了 这个案例,说明什么?对我们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居民小区要修建一个半径为1.5m的小园门,修建时需要用一个等腰三角形木架作支撑如图所示,即△AB  2020-06-03 …

小明家有一架时钟,每个半点(即1点半、2点半、3点半、…)时,时钟就会发出一声响声,每到整点时,时  2020-06-25 …

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什么自然科学家什么仆人什么捕  2020-06-25 …

需要猜个谜语一日千里,半壁江山,绿林好汉,一触即发。半途而废,盛极一时,一鼓作气,半路出家。喜出望  2020-06-27 …

忘记了一句名言内容是这样的:即使是一个“”字,里面也包含着一个“”字.就是这个关键的字忘记了,是一  2020-06-28 …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个小物体,现给它一个水平的初速度v0=gR,则  2020-07-21 …

一个半圆与一个圆心角为45°的扇形重叠在一起;扇形的一条半径与半圆O的直径AB重合,另一条半径BC  2020-07-21 …

一道关于海莱定理的题同一平面上有4个半平面覆盖了这个平面,即平面上任意一点至少和4个半平面中的一个  2020-07-29 …

立体几何:一个棱长为4的正方体和三个半径为1高为4的圆柱即在正方体里挖去三个圆柱不急慢慢写立体几何  2020-08-02 …

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为什么向南偏,自东向西的河为什么向北偏?(即在北半球,沿纬线流的河为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