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代答闺梦还张若虚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1)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相比,在意境营造方面有什么不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这里重点考查对景物形象的理解.该题具有很强的指示性,“诗的前两句”即“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通过“关塞”二字可知,与戍守边疆有关,以此来说因为戍守边疆,年轻的丈夫要与妻子分离,而妻子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丈夫,场景凄清动人.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基本能力.从意境营造的方法看,本诗运用以景衬情的手法,将人物因思念而引发的试衫、开镜、妆洗等动作,与燕窥罗幕,蜂上画衣,桃红李艳的明媚春光结合起来描写,将入梦的期待、掩扉的落寞与寂寂黄昏的孤寂结合起来写,以景衬情,意境孤寂、冷清.《春江花月夜》,从春江潮水、江畔明月、明月高楼、江中孤舟等画面描绘,将游子漂泊、两地相思的个人情感升华为对人生、对宇宙的深沉思索,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答案:
(1)(5分)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年轻丈夫与妻子别离的凄楚画面,(2分)为中间八句写盼归和最后两句写入梦作铺垫,为全诗定下哀伤的感情基调.这是送别的结束,却是全诗的开始.(3分)
(2)(6分)本诗通过试衫、开镜、妆洗、入梦、掩扉等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表达女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境孤寂冷清;(意意、手法、情感各1分)而《春江花月夜》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在月下奇景描绘中融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抒写游子思妇的月下相思之情,意境优美深邃.(意境、手法、情感各1分)

赏析:
这首诗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全诗艳丽工整,欲出宫体之篱,似启温李之风,张若虚的诗风上承齐梁,下开盛唐,在诗歌的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家往往认为,是初唐四杰为盛唐诗歌的兴盛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实际上,张若虚也是功不可没的一员.这首拟闺怨诗就是最好的证明.
诗人首句点题,为戍守关塞,年轻的丈夫与妻子离别了.场景是凄清动人的,但作者仅仅是一笔带过,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他仅仅描绘了送别的尾声:妻子伫立于楼台之上,遥望着三步一回头的丈夫,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这是送别的结束,却是全诗的开始.
离别之后,这位女主人公就陷入了漫长的苦思中,但也要强打精神来梳妆打扮.穿上了新衫,才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简单的梳妆后,她把目光投向了窗外.窗外生机盎然、花红柳绿.偶有燕子飞过,透过罗幕看看她.不知何时,有几只蜜蜂也打起了她那件“画衣”的主意.诗人在此著一生花妙笔,画衣上绣的花竟然能把蜜蜂引来,可见其逼真生动,又可见思妇对这画衣是如何的用心.这句将她百无聊赖却又想借此给心上人带来惊喜的心情彰显无疑.
春季正是山花烂漫的季节,桃红李白,而女主人公的心绪却纷乱如麻.忽然从遥远的方向,传来了悠扬的乐声,大约是《折柳》吧!于是她让自己沉醉在其中,让自己的心飞向遥远的边塞,飞到丈夫的身边.
上面四句借对外物描写,来烘托女主人公的心境.而下面笔锋一转,又转到了女主人公本人.她幻想着丈夫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来,于是盛装打扮,等待着遥远的离人.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该回来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夜渐渐深了,她进入了梦乡.但她却陷入了“惟梦闲人不梦君”的新的苦恼中.
最后她醒了,重重的长叹一声,“唉--”在寂静的夜里,这一声长叹竟是回声重重.在重重的回声中,她无奈的再次把大门关上了.
作者多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助带有感情色彩的事物来抒情.另外,这首诗对于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又可称得起是别具一格.句句不直接描绘心境,可句句写的都是心境.如果要将这首诗翻译成为意识流作品,那就韵味大减.好比将一个曲曲折折的迷宫拉直,明了易懂,但趣味却荡然无存了.
张若虚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仅仅流传下来两首.除了这首之外,还有一首就是广为流传的 《春江花月夜》.余下的诗,都在漫长的岁月中散失了.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