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3分)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3分)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 引进 士子与之讲论 引进:召集。 B.单车 屏 徒从 屏:使……退避。
C.有 短 朱熹者 短:诋毁,指摘。 D.大抵 穷 理以致其知 穷:穷困,穷厄。
11.下面句子中关于加点虚词的用法与意义,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⑴ 往往称贷 于 人以给用 ⑵ 冰,水为之,而寒 于 水。
⑶ 平生 为 文凡一百卷 ⑷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
A. ⑴⑵ 相同, ⑶⑷ 也相同。 B. ⑴⑵ 不同, ⑶⑷ 相同 。
C. ⑴⑵ 不同, ⑶⑷ 也不同。 D. ⑴⑵ 相同, ⑶⑷ 不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 )(2分)
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箪瓢屡空,晏如也
B.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C.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 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D.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所著书皆行于世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孝道的认识。
B.朱熹非常注重教育。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只身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朱熹认为圣贤思想学说的错误很严重,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3分)
译文: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分)
译文:
【答案】
10.D 11.C 12.D 13.D
14. ① :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3分)
②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吗?(2分)
【解析】
10.
试题分析:穷:深入探究,穷究到底。根据后面“以致其知”这个结果,就能推敲出此处应为“深入探究,穷究到底”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1)介词,向;(2)介词,比(3)动词,写(4) 句末语气词。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A项前一个是表现朱熹的年轻有为,后一个表现朱熹的安贫乐道;B项前一个表现朱熹耿直、倔强的性格;C项后一个表现朱熹高尚的气节。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3.
试题分析:不是“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而是“含混隐晦”。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风采”应理解为“严峻的作风”;“引”理解为“弃官”;翻译第二句时为保持句子的连贯性,两句之间应加“还是”一词。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熹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 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
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要求他当天轻车前往就任。(然而)又因为朝廷对南康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朱熹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朱熹就任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蠲:juān)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有人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皇上对王淮曰:“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
朱熹在考中进士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一起吃饭。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的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
数字题:填数字1至9,使得每行每列都是1至9这9个数,不能重复.ABCDEFGHIa61b765c 2020-04-07 …
小学的基础题(x+1)的平方=0为什么x=1? 2020-04-26 …
人教版数学高一必修一习题2.1的参考答案, 2020-05-04 …
在A,B,C,D,E,F,G,H,I的圆圈中不重复地填入数字l,2,3,4,5,6,7,8,9,使 2020-05-13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1-4题图1的分区与图2的景观组合,正确的是()A.④-BB.③-D 2020-05-13 …
末尾数字1的100次方+2的100次方+3的100次方+4的100次方+.+9的100次方+10的 2020-05-14 …
近年来,幸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回答1-2题。1、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 2020-05-14 …
不好打字,习题6.1的2题.和练习2题, 2020-05-16 …
数学题,我不会,大哥大姐快来帮帮忙啦!有这样一道题目:-1的4次方/(-2+2又1/2)的2次方- 2020-05-16 …
判断题: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2020-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