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下文是《桃花源诗》的序言,内容虽是一致的,但所写的重点以及表现手法不同,我们不妨将二者比较一下,谈谈你的感想。嬴氏乱天纪,资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

题目详情

下文是《桃花源诗》的序言,内容虽是一致的,但所写的重点以及表现手法不同,我们不妨将二者比较一下,谈谈你的感想。

  嬴氏乱天纪,资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谆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1.联系课文谈谈《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所写的内容各侧重在什么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文在写法上表现手法是不同的,请你结合两文分析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黄绮之商山________

(2)相命肆农耕________

(3)菽稷随时艺________

(4)秋熟靡王税________

4.从两文中可以看出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文章是写渔人发现桃花源,虚构了一些人物和情节;而诗歌则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

  2.文章全用客观的记叙方法;而诗歌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桃源这个美好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记叙为主,熔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3.(1)动词,到;(2)致力;(3)种植;(4)没有

  4.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