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谊,深沉的思考。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孩子与老人,是岁月变迁的两个阶段,维系情感的两个端点,生命传承的两种状态,......这里会有感人的故事,纯厚的情谊,深沉的思考。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性文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孩子与老人

不知不觉,眼前又浮现了我的阿婆。

我的童年,是在阿婆家度过的。那一段金色的时光,简直比新酿的蜜还要甜。

童年的影子,从自行车的后座上钻过。每到春和景明的日子,阿婆都会带我上山采茶。

我安静地坐在阿婆身后,看着她悠悠地踏过乡村稻田,滑过青山绿水。阳光下,一老一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微风吹过我的脸庞,五月的阳光暖洋洋的,却未及阿婆口中吹的一首小曲,小山已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陶醉在眼前这一片美景之中:一排排的茶田,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色,洁白的茶花舔着山间的小路。放眼望去,故乡的阡陌已在脚下。

阿婆笑着将我抱下,我兴冲冲地直往茶田里钻。阿婆采茶,我也采茶。你看!她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直取那最嫩的茶尖,像蝴蝶一样采下碧绿的心曲。年幼的我小手不巧,总是把大叶子也一并采下。阿婆只是笑笑,并不责怪。

玩累了,我坐了下来,眼望着阿婆或远或近的身影。美丽的山峰下,是一个小孩与一位老人心灵的交流,默默的守候。

山依碧影,日上三竿,我在茶田里忙得不亦乐乎。捉一只蝴蝶,追一只蚂蚱,逗一只蚂蚁。阿婆则已不知何时,竟消失在山的拐角处了。我急急地赶去,阿婆摸摸我的头,说回家后要做好吃的给我吃。我又乐呵呵地坐下,等待着阿婆,阿婆笑了。

画面似乎凝固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在这个蓝天下相拥相依,清澈小溪水,浓浓祖孙情。

我的阿婆,你还好吗?我手捧一簇家乡的茶叶,似乎能品到阿婆身上的清香。阳光下一老一小的背影,仿佛愈加清晰起来了。


试题分析

孩子和老人,构成了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其间的历程就叫做人生。

一方面:孩子意味着新生、希望、创造、朝气蓬勃、百无禁忌、天真无邪;老人意味着衰老、失望、保守、暮气沉沉、经验主义、老奸巨猾。另一方面:孩子也意味着柔弱、浮躁、少年轻狂、年幼无知;老人也意味着:浑厚、安静、老骥伏枥、老马识途。

考生可选角度颇多, 写一段孩子与老人的祖孙情深,可以赞美老人拥有孩子的心态与活力、期待老人以智慧引领孩子、呼唤孩子理解老人(习惯、性情、无奈等)、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欣赏老人(宽容、诚信、俭朴、睿智等)……等都可以进入三类(49-55),选材新颖、描写细腻、结构精致的可进入二类(56-62)和一类(62-70)。

在当下社会,这两个群体还分别构成了养老问题、独生子女问题,交织着隔代教育的无奈、代际文化的冲突与交融(甚至文化互哺,老人向孩子学习),沟通的尴尬……还可以揭示这种代沟,反思相关现象,呼唤某种变革……,这样的立意可以可进入二类(56-62)和一类(62-70),但宜小中见大,叙议结合,血肉丰满,感悟自然亲切而又发人深省,流于空洞说教的打入三类以下。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