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虞美人•听雨(宋)作者:蒋捷①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听雨
(宋)作者: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1)通读全词,概括作者的思路
(2)全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诗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虞美人•听雨
(宋)作者: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1)通读全词,概括作者的思路
(2)全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诗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作者创作的思路的基本能力.创作的思路其实就是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考生要反复读诗歌,弄清诗歌的大概意思方能作答本题.这首词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同时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分别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有哪些,解答好了这些问题就能够很好的进行解答.诗歌通过想象少年时期的生活,将内心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诗歌运用直接描写的方式,全景式的展现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运用一些列的细节描写,勾勒出大雁孤独失群的画卷,展现作者的离愁之恨.
答案:
(1)本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1分)按时间顺序(1分),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从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2分),表达了时光易逝,漂泊孤苦,孤独寂寞的情感.(1分)
(2)①虚写(想象),回忆少年听雨歌楼时,只以“红烛昏罗帐”写尽温馨、欢怡、缠绵的情怀,那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月.
②白描,“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简笔勾勒了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大雁失群孤飞客舟听雨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壮年之后,兵荒 马乱之际,一腔旅恨、万种离愁.
③细节描写、比喻,“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而今听雨”的一个特写镜头:独立僧庐,两鬓白霜,孤独凄凉.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
④衬托,以少年听雨的欢乐对中年、老年的忧愁、凄凉起反衬作用;中年听雨的满腹愁思对老年听雨的万念俱灰起陪衬作用.
⑤“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议论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历,更是对人生的认识.
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点滴天明”,词人满腔孤寂,雨下到天明,作者愁到天明.一“任”字,内心独白脱出,既然命运无情,那就听任一夜滴雨到天明吧,满腔亡国遗恨.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赏析
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它展现的虽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少年时候醉生梦死,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一个“昏”字,把那种“风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奢靡生活表现出来.这时听雨是在歌楼上,他听的雨就增加了歌楼、红烛和罗帐的意味.尽管这属于纸醉金迷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只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凄凉.
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大辽阔、风急云低的江秋雨图,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这里的“客舟”不是《枫桥夜泊》中的客船,也不是“惊起一滩鸥鹭”里的游船,而是孤独的天涯羁旅,孤独、忧愁、怀旧时时涌在心头.这时的雨伴随着断雁的叫声.这一个“断”字,联系了诸多意境,同断肠联系在一起,同亲情的斩断联系在一起,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悔恨.“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尔奔曲走,四方漂流.一腔旅恨、万种离愁都已包孕在他所展示的这幅江雨图中.
“而今听雨”的画面,是一幅显示他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己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感伤,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能力.
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同时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分别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有哪些,解答好了这些问题就能够很好的进行解答.诗歌通过想象少年时期的生活,将内心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诗歌运用直接描写的方式,全景式的展现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运用一些列的细节描写,勾勒出大雁孤独失群的画卷,展现作者的离愁之恨.
答案:
(1)本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1分)按时间顺序(1分),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从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2分),表达了时光易逝,漂泊孤苦,孤独寂寞的情感.(1分)
(2)①虚写(想象),回忆少年听雨歌楼时,只以“红烛昏罗帐”写尽温馨、欢怡、缠绵的情怀,那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月.
②白描,“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简笔勾勒了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大雁失群孤飞客舟听雨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壮年之后,兵荒 马乱之际,一腔旅恨、万种离愁.
③细节描写、比喻,“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而今听雨”的一个特写镜头:独立僧庐,两鬓白霜,孤独凄凉.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心.
④衬托,以少年听雨的欢乐对中年、老年的忧愁、凄凉起反衬作用;中年听雨的满腹愁思对老年听雨的万念俱灰起陪衬作用.
⑤“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议论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历,更是对人生的认识.
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点滴天明”,词人满腔孤寂,雨下到天明,作者愁到天明.一“任”字,内心独白脱出,既然命运无情,那就听任一夜滴雨到天明吧,满腔亡国遗恨.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赏析
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它展现的虽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少年时候醉生梦死,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一个“昏”字,把那种“风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奢靡生活表现出来.这时听雨是在歌楼上,他听的雨就增加了歌楼、红烛和罗帐的意味.尽管这属于纸醉金迷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只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凄凉.
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大辽阔、风急云低的江秋雨图,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这里的“客舟”不是《枫桥夜泊》中的客船,也不是“惊起一滩鸥鹭”里的游船,而是孤独的天涯羁旅,孤独、忧愁、怀旧时时涌在心头.这时的雨伴随着断雁的叫声.这一个“断”字,联系了诸多意境,同断肠联系在一起,同亲情的斩断联系在一起,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悔恨.“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尔奔曲走,四方漂流.一腔旅恨、万种离愁都已包孕在他所展示的这幅江雨图中.
“而今听雨”的画面,是一幅显示他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己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感伤,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能力.
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积雨云中会放电雷鸣呢?雷暴是发生在积雨云中的放电雷鸣现象,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结果.我想知道的 2020-04-26 …
请高手修改下本人所写古体诗歌踏云熙云飞声扬风萧萧,清枝杏花烟雨遥.斜燕泪啄谁知晓,嬉言陈语倾谁笑. 2020-05-16 …
卷层云,雨层云和积雨云都属于低而厚密的云层,为什么作者要把积雨云单列一段来进行说明呢? 2020-06-07 …
什么云会下雨,云凭何而悬空不坠地会下雨的云张什么样,叫什么云,遇到什么情况才会下鱼打错字了...那 2020-06-20 …
在9月15日豆腐文化节开幕式晚会上,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为淮南人民高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观众能听 2020-06-21 …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 2020-06-28 …
茶山放歌答案本文从入题,先写景颇山的,在写2第三段一场春雨····绿绿的芽来写出了雨后树的什么神态 2020-06-29 …
对韵歌、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来鸿对(),()对鸣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红. 2020-06-29 …
关于下雨之时的雨云的问题在下雨的时候,先是在云里积聚很多的水分子,假设云能承受的重量为X当积聚的重量 2020-11-22 …
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