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7分)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

题目详情

(17分)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3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宋代的“市”有何特点(2分),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4分)“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2分)

材料四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他们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3分)

    材料五  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4)据材料五,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

(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交易地点和交易时间的限制。(任三点3分) (2)宋: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分) 区别:“市”设在都邑中 “草市”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 “市”为政府所设置 “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4分) 意义: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任一点2分) (3)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3分) (4)出发点:适应民生需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2分)思潮:实业救国。(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