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关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故事,还有相关故事以及评价如题.具体点,谢谢大家了.

题目详情
关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故事,还有相关故事以及评价
如题.具体点,谢谢大家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出自《论语》,是孔子所言.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 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 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没有粮食不过是饿死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读解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就 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 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取信于民就可以唤起人民大干快上的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使社会进步而繁荣.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割裂的.一方面, 如孔子所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 但另一方面,也如孔子所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没有“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所以,一味高喊 “穷棒子精神”,要求人民“勒紧肚子闹革命”,的确是不能取信于 民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 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看了 关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  2020-04-05 …

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是什么?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增加了哪些内容?新三民主义与  2020-04-06 …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B.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C.56个民族形成了平等  2020-05-13 …

捷夫挂烫机有时不出蒸汽怎么修刚开始用时汽出的很大,一下子就没怎么有汽了,关闭电源后重开,又有汽出来  2020-05-16 …

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朝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并受到女真贵族的压迫B  2020-06-11 …

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朝建立以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并受到女真族的压迫B  2020-06-11 …

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朝建立以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并受到女真族的压迫B.元  2020-06-11 …

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  2020-06-11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这种新  2020-06-17 …

关于逆否命题,(2)所有年轻的股民都选择了大盘蓝筹股。(3)所有买了小盘绩优股的股民都没买大盘蓝筹  2020-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