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各题。首秋①轮台②岑参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③羶④.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注①首秋:初秋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首秋轮台
岑参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注】①首秋:初秋之意,为阴历七月。②轮台:为北庭州属下辖一县,今新疆乌鲁木齐附近。③毳幕:毡帐。毳cuì,鸟兽的细毛。④羶shān,羊等牲畜的腥臊气。
(1)诗歌的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尾联从地点、时间两方面着笔,抒情自然而又含蓄。请结合具体的词语说说诗句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颔联的景物只有”唯有雁“与”不闻蝉“,题干提示有多种表现手法,选其一作答.可供参考的角度有视觉、听觉等多感官描写,虚(”不闻蝉“)实(”唯有雁“)结合,对比(“唯有”与“不闻”构成),任选其一,指出其表达效果和抒发的感情,言之成理即可.
(2)表现时间和空间的词很好定位,即“万里地”写地点,“历三年”写时间,地点偏远,时间漫长,流露出戍边的苦闷和思乡之情.更深一层就是”无事“一词,表达了自己一事无成的伤感和惆怅.
答案:(1)示例一:多感官角度写景.“唯有雁”诉诸视觉,“不闻蝉”诉诸听觉,从所见所闻描写边地的荒远苦寒,抒发了诗人的惆怅苦闷(或思乡)之情.示例二:虚实结合.雁为北地之物,“唯有雁”是眼前实景(蝉为家乡之物,“不闻蝉”为虚景,虚实结合,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示例三:对比.“唯有”“不闻”,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写边地荒远苦寒,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闷(或思乡)之情.
(2)“万里地”写边塞地点之远,“历三年”写戍边时间之长,流露出了久居边塞的苦闷惆怅和思乡思亲之情.“无事历三年”又有对自己年华己去而功业未成的伤感与无奈.
译文:身居异域在那阴山西面,轮台孤战位于雪海旁边.秋季已到只见行行飞雁,夏日刚过不闻声声鸣蝉.秋雨时时打得毡墙潮湿,秋风阵阵吹过帐幕腥骚.轮台之地距离家乡万里,边地无事已经过去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