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南邻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做简要分析。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做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指出诗歌写了几个层次,然后分析概括每一层写了什么内容.这首诗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应是两个层次.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杜甫到人家作客,诗先写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和谐、宁静的.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入手,如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本诗开篇就说“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都很好客,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锦里先生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白沙”、“翠竹”,明净无尘,这就是这家人的居住环境,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清幽、恬静,衬托出人物的恬淡闲适.
答案:
(1)两层(1分),前两联为第一层:诗人到锦里先生家里拜访所见,后两联为第二层:锦里先生居处的环境及他送别诗人.(大意对即可,各2分)
(2)①锦里先生是位安贫乐道、热情好客(或真诚热情)、闲适恬淡的隐者.②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从“儿童喜”、“鸟雀驯” “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诚恳而又热情;居处环境的清幽,也可看出他的闲适恬淡.
译文:
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赏析:
《南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道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
杜甫到人家作客,诗先写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联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和谐、宁静的.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便是一条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
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也是画家的选景.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入手,如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本诗开篇就说“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都很好客,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锦里先生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白沙”、“翠竹”,明净无尘,这就是这家人的居住环境,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清幽、恬静,衬托出人物的恬淡闲适.
答案:
(1)两层(1分),前两联为第一层:诗人到锦里先生家里拜访所见,后两联为第二层:锦里先生居处的环境及他送别诗人.(大意对即可,各2分)
(2)①锦里先生是位安贫乐道、热情好客(或真诚热情)、闲适恬淡的隐者.②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从“儿童喜”、“鸟雀驯” “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诚恳而又热情;居处环境的清幽,也可看出他的闲适恬淡.
译文:
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赏析:
《南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道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
杜甫到人家作客,诗先写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未全贫”,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联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和谐、宁静的.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柴门”外便是一条小河.王嗣奭《杜臆》曰:“‘野航’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一苇杭之’者,故‘恰受两三人’”.杜甫在主人的“相送”下登上了这“野航”;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
从“惯看宾客儿童喜”到“相送柴门月色新”,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也是画家的选景.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克什米尔属不属于中国的邻国?我看地图册上中国邻国有克什米尔,它属不属于中国邻国? 2020-05-16 …
猜迷语无穷大,横看是只尺,竖看是根棒,年龄最最小,大哥他来当.(打一数字)(猜迷语无穷大,横看是只 2020-06-19 …
以秋为主题的作文600字别太好,600字左右,要有迎秋,看秋,送秋, 2020-06-20 …
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 2020-07-16 …
建筑测量,急;;;;;;;建筑测量我想问;现在我将塔尺放在绝对标高-50cm上,塔尺看到的是39c 2020-07-19 …
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1)拨动钢尺,看到了钢尺伸 2020-07-29 …
看到邻居们有时有不太谦让、恶语伤人而影响团结的情况,一个高中生写了一副对联,没有直接批评却取得了给人 2020-11-10 …
假如你住在市中心,最近搬来两位新邻居,请你写出对两位邻居的看法.内容提示:1.女邻居叫Mary.一位 2020-12-11 …
有没有数学比较好的人呐~:有一只油桶高0.92米,从桶盖的小孔处斜插一根米尺(长1米),一端触到底面 2020-12-28 …
将“半截尺子”这篇作文转换成以“珍宝”为题的作文,将那半截尺子看为珍宝,要有较好的立意(初中作文). 2021-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