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小故事跪求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小故事要10篇每篇在100字左右!

题目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小故事
跪求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小故事要10篇每篇在100字左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房子的故事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也是很多人改变人生命运的“黄金岁月”.对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中国老百姓,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30年我们走过的光辉历程,本报从本期起推出我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和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讲述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故事和画面.
房子,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人生活的栖息地,也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
30年来,关于房子,有太多的变化.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一缕春风.
曾经,一家人挤在20平米的小屋里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首曾经流行一时的歌曲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房子作为我们生活的起居室,是一所温馨的处地.改革开放让我们告别了曾经住房紧张的局面,在谈及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变化时,76岁高龄的杜大爷激动地对记者诉说着房子的故事.
杜大爷虽年已进入花甲,可精神非常好,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思维好像一下被拉回到了那个荒凉、贫穷、饥饿的年代.“你看过电影《没事偷着乐》吗?看过你肯定记得这样的场景:一家老少挤在一间屋子里,要住上下铺;一大早起来,居民要排队抢着上厕所;为了子女结婚,只能在自家院子里加盖屋里长着大树的小房……”这就是我以前的真实写照.杜大爷回忆说,改革开放前的住房十分紧张,单位没有条件分房,他们一家六口人只好租了一间二十平米的平房.“平房是用土坯修的,很简陋.墙是用土块砌的,上面的木头不算大,但还结实,可木头上面的竹子由于时间过久的原因断了或坏了,房子中间常裂开一条缝,土经常掉下来落在我们的头上.而且我们一家六口人根本住不下,平时,小孩只好跑到他同学家去睡觉.尤其是到了冬天,由于房子的密封性很差,我们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家里来客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只好站着聊天,那时的情形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想像得到的.”杜大爷说.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慢慢有了改观.最早是有些人在现在的湟光街道两旁盖起了二三层的小楼房.后来的几年间,楼房已经越来越普遍、越建越高了.现在我一个人有三间房子,而且面积很大、也很明亮.我们应感谢共产党,感谢改革开放.”
激动总是会在一瞬间表达出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杜老大爷朴素的言语深刻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改变.
平地起高楼
同样有此经历的侯聚物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山西人,1954年随做生意的父亲来到西宁,刚来时,全家人住在“天主教堂”(现解放商场)后院的土坯房中.因为侯老上过小学,被招到西宁汽车一厂去上班.当时因为家里人多,侯老全家9口人就挤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人多房少,没办法,侯老的爷爷又将30多平米的大房间用木板隔离成三间小房子,三个人住一小间.“我睡的那间和厨房连在一起,多日的烟熏火燎地把房子熏得黑糊糊的,很像现在的煤房.”
“当我在湟光看到三层小楼时,不禁叫出声,好高的楼啊……”侯老用手比划着,兴奋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1981年,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西宁汽车一厂盖起了第一栋家属楼,侯老有幸分到了楼房,60多平米,5楼.这时全家人终于有了一个舒舒服服睡觉的地方.随着侯老的儿女们都长大成人,一个个走上工作岗位,现在他们又搬家了,是80多平米的房子.“改革让人民生活富裕了,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人们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侯老高兴地说.
破烂平房变成漂亮楼房
“学校以前最大的变化是以前破烂不堪的几排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栋漂亮的楼房.”某中学教师魏老师说.
回想起1990年上初中时的情景,今年35岁的魏老师说,以前学校的面貌真是惨不忍睹.学校的教学楼、宿舍门窗都是敞口的,没有天花板,冬天用砖头垒个土炉子,刚生火时满教室乌烟瘴气,根本没法上课.至于宿舍,为了安全,不能生火,一到晚自习下课,一路小跑回到宿舍,钻进冰冷的被窝,冻的直发抖.没办法,只好两个人挤到一个被窝里互相取暖.
“前几日有机会到母校转了转,看到了母校的变化,真让人惊喜.外观漂亮的教学楼,室内窗明几净,教室里真叫人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而且宿舍也全部都是楼房,由以前的20多人的大宿舍变成了现在8个人的宿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带给人们的实惠,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魏老师很自信地说.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房子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夜之间无数栋高楼拔地而起,看到这些像是在做梦一样.”今年28岁的中学教师孙延魁说.
孙延魁告诉记者,他老家是农村的,从他记事起,家里一直住着三间用木头盖的房子.但那房子一到下雨天就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经常在半夜弄的一家人用尽了家里的锅碗瓢盆接漏雨.再后来孙延魁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中学执教,学校给他分了一间20平米的宿舍,虽然比在家时好了许多,但来几个朋友时免不了经常打地铺.去年,小孙在县城按揭贷款卖了一套房子.
家住西宁市经济开发区的李小姐今年25岁,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她在谈及自己的住房时,却显得格外轻松.
李小姐说,“我出生在80年代,是家里的独生女.所以在购房时,父母会为我做一定的考虑,比如先替我付首付款,或者为我买好房,但我更想靠银行贷款买房,因为我想自力更生.现在的住房环境相对于小时候好多了,以前虽然我们住的是小二楼,但环境各方面都不好,改革开放30年,青海的楼房由原来多层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几层、几十层,我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过不了几年我也要考虑重新买房,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由过去的有房住发展到了追求居住环境优越.”
200多平米的房子, 新潮前卫的家用电器.这在西宁市民看来都是让人羡慕不已的,可只有李教授才知道其中的波波折折、酸甜苦辣.李教授永远忘不了当时远方亲戚到家中无处下脚的尴尬局面,也忘不了一家三口争着用书桌的“热闹”场景.作为高校教授的她,不知把床底那些厚厚的书搬了多少个来回,当她从90年代90多平米的房子,搬进200多平米的房子里.她不禁感叹到:“国家政策好,尤其是改革开放让我们百姓受了益,从以前要求房子宽敞到现在要求房子结构合理、物业服务周到,大家的消费观念正在一步步提高,真是可喜啊!”
数字见证发展
据有关部门统计,青海省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74平方米,到1988年,已增长到7.48平方米,平均每年以6.9%的速度在高速增长,到1997年人均居住面积已接近9.45平方米,至2003年,全省人均居住面积已增到16.9平方米……改革开放30年来,人均居住面积已番了九倍.据资料显示,2008年西宁市计划开工建设各类住房360万平方米,3.5万套.年末建成各类住房1.44万套,建成面积140万平方米;其中政策性住房建设26.16万平方米.这样的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5月15日,西宁市二期工程经济适用房作为2008年西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计划,二期工程将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万平方米,其中配建廉租住房200套,预计年底前建成.二期工程的开工,标志着西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全省各地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据了解,西宁市此前开工建设的一期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配建240套廉租住房项目,今年6月份符合申请条件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即可入住.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百姓一朝更比一朝好的生活.改革开放让我们在历史的变革中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幸福,让我们继续向美好的生活奋力奔跑吧!
出国去挣“四大件”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出国人员一定不会忘记坐落在北京安定门外的那个院子.院子内人头攒动,排长队等着报关的,交外汇券的,提货的——人人兴高采烈,旁人艳羡不已.院外边好多人围着门口,有看热闹的,有想换外汇的,忙得不亦乐乎.那个大院,正是出国人员服务公司的所在地.
拿外汇券买“洋货”的日子
“在安外大院,大门离仓库有二三百米的距离.每天早上,当警卫把门往外一开,黑压压的人群就拿着票往里跑,东西实在供不应求.”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国内免税部总经理池学锋至今还能清晰地想起当时的场景.
“那时候在讲改革开放,要把家门打开,让国外的一些文化先进来,咱们的人也要走出去.而中国要和世界交融在一起,首先要人员流动.那时,国内的物质需求非常旺盛,但生产能力很差,是短缺经济时代.有出国人员在国外买了电器等东西背回来,一是影响了国人形象,二是把钱花在国外比较可惜.所以就想了个办法,设立一个地方给出国人员提供服务,也同时收回外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环球》杂志记者分析了当时的背景.
据记者了解,当时到免税商店买东西,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要出国,并根据政策得到相应的可购买自用物品的数量,也就是所谓的“指标”;二是相对应的一些证明,比如护照等;三就是钱(外汇券).
受欢迎的日货
“83年,国务院就批准成立了我们这家公司.在这个行业里,我们是领头羊.我们从国外,尤其是日本,把商品买进来,再按照有关免税的政策向出国人员提供商品.商品范围大到摩托车,小到电池,我们都有.出国人员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当时,人们都崇尚日本原装进口,我们有日本所有的牌子,索尼、松下、东芝、日立、三洋……”池学锋介绍说.
的确,在80年代,日本电器让国人趋之若鹜.人民银行一位李女士告诉记者:“1988年,我到澳大利亚出差,因为这次出国,得到了去免税店买一个"大件"的指标.我挑了好久,最后买了松下的彩电,质量相当好,是原产的,后来用了很多年”.
李女士所说的“大件”也是当时时兴的术语.池学锋介绍说:“免税店的商品最初分"大件"、"小件"和"不算件"三类.最初的时候,有旧"四大件",即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大件"也升级了,变成彩电、音响、冰箱、洗衣机等等."小件"则有吸尘器、电熨斗等.再后来,情况又变了,有的"小件"就不算件了,只分要件和不要件.政策是随着市场的需求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而变化的.”
一扇开了的窗
“80年代人们的愿望太简单了,就是改善现有的生活.怎么改善呢——想办法出国挣几大件.”有人这样形容那个时代的消费观.但就在这样朴素的消费观影响下,中国人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西方的一些文明随着他们的商品进入了中国家庭.中国曾经有一度崇尚西方,觉得人家什么都先进,咱们自己生产的什么都不靠谱.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撞击,是改革开放的中国与国际交融的过程.”池学锋这样评价.
“在开放之前,中国注重重工业的发展,没有什么轻工业.而在那扇窗口打开了之后,国家开始制订一系列的政策以鼓励轻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我们这样的渠道引进国外的原装产品,另一方面加紧走合资的道路,给合资的企业开了口子.于是,像松下这样的企业就变成了双轨制,一方面在日本维持它的生产线和研发,给我们提供原装的产品,另一方面一条腿踏进了中国,开始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相继建起了40多个厂.这就造就了国外原装品和合资品同步发展的格局.后来,国内厂家的基础技术和生产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很多产品就谈不上原装不原装了.我们就不做电器了.”
对于电器这块被放弃的业务,池学锋一点也不“心疼”.他认为,随着中国工业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提升,业务转向是必须的,而这种升级也是令人欣慰的.
他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如今他们的业务已经开始进入后消费时代,“原来我们的商品以日本产品为主,而现在主要以欧洲产品为主.我们开始走品牌、品位路线,当然,货真价优这个特点是始终保持的.”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100元的故事
说到改革开放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变化,当然要说到钱.要说到钱,就说100元在我经历中的意义吧,也许,这会让每个人想到自己那本小账,那些经历.
最早接近100元这个数字,是“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高中毕业了,大学不招生,城市也无法给青年人提供就业机会,就把青年们下放到农村去,自食其力,叫做“插队知识青年”.我自食其力在农村第一年的收入,大约有100元.其中实物收入是粮食300多斤,每斤约1角钱,现金收入约60多元.当然,粮食的黑市价每斤有1元多钱,但我自己张嘴塞肚皮还不够,哪能去卖?所以一年总收入就只有100元.我在生产队表现还好,当上了副队长,收入等级较高,每天挣工分9分,最高等级每天挣10分.因此,这也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农民的收入状态.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份工资是每月27元,军马场的仓库保管员,行政27级.拿了两年,军马场撤销了,调到部队另一个工程处.财务科说:“哪来的27级?一级工还相当于25级呢.”于是我变成一级工,升了两级,拿36元钱.再一年升到二级,拿42·1元.这个标准一直拿到我以后上完大学.42·1元的月工资是化学工业行业的工资,这是除了大学毕业生每月拿56元之外,青年职工中较高的工资了.这是个什么概念?我记得一个老工人给我扳着指头算账:“现在市场鸡蛋2角一个,我一月挣200个鸡蛋!”当年邓拓写了篇《一个鸡蛋的家当》被批斗撤职.其实中国老百姓没有金本位,就是“蛋本位”.也就是说,我刚参加工作的工资是每月100个鸡蛋,到改革开放前变成了每月挣200个鸡蛋.这就是当时城市青年职工的生活水平,每月挣200个鸡蛋,已经不是一个鸡蛋的家当了,我心满意足.要问我当时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我说过,“唉,如果正常升工资,再加运气好当个官,到退休能每月挣100元钱多好!”
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工资还没涨,我上大学了.上了大学还发表作品了,发表作品挣稿费,收发室小黑板上常有“叶延滨”3个字,同班同学也有几个奋起写作.写作还得全国奖了.1981年,还是个大学生的我,风风光光在中央首长手上领了奖状.不仅有奖状,还有奖金.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国家级奖金100元.少吗?那时我可真是不觉得少,两个半月的工资哪!从此之后,荣誉不只是挂在墙上的奖状了,还有奖金.
1992年,我有幸成为首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这专家称号与津贴有关,每月发给特殊津贴100元(刚开始我和另一位“年轻专家”每月只有50元,很快就变成100元).这津贴在1993年相当于我工资的一半,按当年物价能买多少鸡蛋没算过,但毕竟一下子涨了50%的工资啊.
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100元面值的大钞.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工资奖金变成多少个100元了,人人心知肚明.100元就变成人人都熟悉的物件了,100元成了老百姓常招来挥去的平常物了.于是,在我的记忆中,100元从此不再有故事了.
看了 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小故事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三反映出唐太宗推行怎样的名族  2020-03-30 …

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因为()①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②改革开  2020-05-14 …

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小故事跪求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小故事要10篇每篇在100字左右!  2020-07-04 …

下列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认识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B.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富民之路C  2020-07-11 …

下列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认识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B.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富民之  2020-07-11 …

近几年我国变化的作文跪求要快这是十一作业以变化为主题嗯要通过实例反映出改革开放的能力,反映出改革开  2020-07-19 …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立国之本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C.改革开放是社会主  2020-12-30 …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②改革开放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③  2020-12-30 …

下列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认识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B.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富民之路C.改  2020-12-30 …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下列对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A.实  2021-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