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题目详情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主人爱梅,红白绿萼,参差种之。花时与竹篱茅屋相映,梅之精神倍出,富贵家不知也。戊辰正二月,多雪雨,逗留梅信,至花朝方盛。箫鼓游舫,皆集红桥,独留此数株老梅,为冷落薄游者吟诗买醉之所。余闻而羡之,遂醵酒钱、唤笙歌,作竟日欢。
(节选自《傍花村寻梅记》)    【注释】①绿萼(è):梅花品种。②花朝: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③醵(jù):凑钱。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不不枝___    ②亭亭净植 ___  ③陶后有闻___    ④作竟日欢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花时与竹篱茅屋相映,梅之精神倍出。
(3)甲、乙两文段中,作者为了表达对花的独特喜爱,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联系两文段简要分析,他们的志趣追求有何相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蔓:长枝蔓
②句意: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植:立
③句意: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④句意:欢乐了一整天.竟日:整天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濯:洗涤.
句意: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②重点词有:倍:加倍
句意:花常常与竹篱茅屋相映衬,梅花显得加倍精神
(3)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表现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衬托、对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根据具体内容加以判别.
答案:
(1)①长枝蔓  ②立  ③少  ④整天  (每空0.(5分),共2分)
(2)①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分)
②花常常与竹篱茅屋相映衬,梅花显得加倍精神.(2分)
(3)甲文中,作者采用了衬托的手法,用“牡丹之爱”和“菊之爱”来衬托“莲之爱”(1分);
乙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箫鼓游舫,皆集红桥”与作者独赏“富贵家不知”的“梅之精神”作对比,写出了两种人对梅花的不同态度(1分).他们都追求独立、高洁的美好品格.  (2分)
看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