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代文阅读一代通儒顾炎武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13.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4.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5.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BD

13.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14.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15.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解析】

12.

试题分析:选项A对应的原文是“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蒙坤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前后是并列关系,而选项中“更重要”强调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以游为隐”是结果不是原因,选项不严密;C项中的原文在游历过程中编写的书是《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城志》,选项中的另外两部书不是此间编写的,选项混淆范围;E项“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文中无据,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概括的是顾炎武的“治学特点”,前面又有限定“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看”,可见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答案在文章的第二段,第二段一共五个句子,提取重点词语“研究笃学”“学术创新”“不断增改”“供后人研讨”。然后从“创新”“增删”“严谨”的角度分条作答。

考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概括的是梁启超认为顾炎武“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的原因,应该从“经学大师”和“世人楷模”两个方面概括。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文章的第三段主要论事“是人的楷模”,链接①论述“经学大师”,注意提取文中的重点句子,链接部分注意重点词语“经世致用”“开一代学术风气”。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注意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出顾炎武的”普通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然后分析现实意义“为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一部分”“教育后人有担当意识和爱国奉献精神”。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看了 现代文阅读一代通儒顾炎武顾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脱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关节窝从关节头中脱出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C.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D  2020-06-08 …

医学上讲的“脱臼”现象是指()A.关节腔内关节液流出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C.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  2020-07-02 …

如图为关节结构模式图,我们常说的“脱臼”是指()A.①从③中脱出B.⑤从①中脱出C.①从④中脱出D  2020-07-02 …

下列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gū待价而沽骷髅kū怙恶不悛hùB.gù挣脱桎梏诰命gào鸿鹄hú  2020-11-11 …

脱臼是指()A、关节面从关节囊中脱出B、关节面从关节腔内脱出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D、构成关节面的  2020-11-25 …

脱臼是指()A.关节面从关节囊中脱出B.关节面从关节腔内脱出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D.构成关节面的  2020-11-25 …

有人大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由于()A.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B.关节囊收缩C.关节头从  2020-12-13 …

医学上讲的“脱臼”现象是指()A、关节腔内关节液流出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C、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2020-12-14 …

脱臼是指()A.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B.关节腔内的积液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D.关节软骨的病变  2020-12-20 …

人运动过度时,会发生脱臼现象,脱臼是由于()A、关节腔内有滑液B、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C、关节软骨发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