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云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1)请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竟”的妙处。(2)这是一首讽喻诗,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请结合全诗,分析首句中“竟”的妙处。
(2)这是一首讽喻诗,全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1)本题为炼字题,首先要把“竟”放回原诗句,理解字义和句意,然后再结合着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理解效果的时候,要结合“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进行分析;
(2)本诗是咏物诗,托云讽世,具有讽刺性.“云”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根据“云”的特点联想社会上的人,抓住“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便知,“旱苗”指的是百姓,而“云”指的就是不管百姓死活的权势者,据此分析其手法即可;

答案:
(1)禾苗干枯,亟待甘露,云彩万变,最后居然闲作奇峰.“竟”字贴切地写出了诗人对夏云由祈盼到失望再到怨愤的感情变化.
 
(2)托物言志或象征.诗中“云”的形象,既是可以洒降甘露给人希望的夏云,又是可以“解民倒悬”的权势者的象征.诗人借对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的夏云的不满,讽刺了权势者的“不问苍生”.

译文:
你(云)在天空中不时变幻却不见下雨,有时映在水面,有时藏在山腰,有时一片片,有时重重叠叠.虽然庄稼干旱得快要死了,你仍然悠闲地变幻成奇山怪峰站在天边.

赏析: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又好象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高高在上,悠闲容与,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对比描写中,诗人给云的形象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憎厌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这首诗,看来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呢.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直到今天,我们还会感到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似曾相识的.
古代诗歌中咏云的名句很多,但用劳动者的眼光、感情来观察、描绘云的,却几乎没有.来鹄这位不大出名的诗人的这一首《云》,也许算得上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