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 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 ,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 塞口。 事发,当诛,会赦除名 。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 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 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

父福畤 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 ,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 炯尝曰: 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勃六岁解 文,构思无滞,       属:撰写

B.勃恃才傲 ,为同僚所嫉         物:事物                

C.父福畤 是左迁交趾令           坐:坐守

D.及 ,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寤:睡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又惧事泄,乃杀达 塞口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 何年     

B.  士 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  勃等虽有文才, 浮躁浅露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 始流         

D.  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3.下列对原文的叙诉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他写文章时的独特习惯,给世人留下了“腹稿”的典故。

B.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储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C.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4.下列各项推断,不能解释王勃短短一生却屡遭不幸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王勃才华横溢,自幼就被赞誉包围,故不容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清醒的判断。         

B.王勃对官奴曹达一事的处理,甚为怪异。可见王勃处事浮躁、幼稚,不够镇定。         

C.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滕王阁序》时,都显的过于炫耀自己的才华,容易遭人妒忌。               

D.王勃才能不足以居“四杰”之首,又恃才傲物,这使议论者特别是杨炯十分不服。杨便制造舆论,认为王的排名在己之前是种耻辱。这也导致了王后来的处境不顺。

5.联系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都督怒,……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一段思考,请写出《滕王阁序》中令都督惊叹的千古名句。

                                                                            

6.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发,当诛,会赦除名。

(2)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B. 物,别人、他人,古人常如此称自己之外的人; C. 坐,因为; D. 寤,睡醒,与“寐”相对。) 2.B(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 表目的 / 表时间  C 表转折 / 表修饰  D 于是 / 因为)  3.B(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是“戏”,即开玩笑,并非专门为了批评诸王,结果也不是差点被诛杀,而是被高宗愤怒斥责,赶出沛王府。) 4.D(杨炯并无制造舆论,他的看法也是“议者谓染”,是大家本都认为是如此的。而且,杨的本意是卢照邻的地位应该更高一些。他这一议论并不直接针对王勃,对其一生的不幸更未起到任何影响。)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1)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除去罪名。 (词语点:发、当、会) (2)杨炯曾说:“我对排在卢照邻前感到惭愧,而对排在王勃后感到羞耻。” (词语点:尝 / 愧、耻——意动用法)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