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毕往依焉。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与歆共锄菜,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毕往依焉。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与歆共锄菜,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与瓦石无异。歆捉而掷之,人以是知其优劣。邴原远行游学,八九年而归,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之,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可一饮燕。”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宁、原俱以操尚称,度虚馆以候之。宁既见度,乃庐于山谷 。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独居北,示无还志,后渐来从之,旬月而成邑。宁每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还山,专讲《诗》、《书》,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邴原性刚直,清议 以格物 ,度以下心不安之。宁谓原曰:“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密遣原逃归,度闻之,亦不复追也。王烈器业过人,少时名闻在原、宁之右。善于教诱,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 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 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既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以劝为善也。”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之,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乃免。

《资治通鉴·卷六十》

    注:①清议:指对时政的议论。②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③彦方:王烈的字。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当远别,可一饮燕               燕:通“宴”

    B.但以荒思废业                     但:只是

    C.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           质:对证

    D.烈闻而使人谢之                   谢:感谢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北海管宁、邴原、王烈毕往依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行道一人见而守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C.皆招祸之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故与布以劝为善也                 作《师说》以贻之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管宁、邴原、王烈品德操守的一组是

    ①见地有金,宁挥锄不顾

    ②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

    ③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

    ④邴原性刚直,清议以格物

    ⑤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⑥度欲以为长史,烈辞之,为商贾以自秽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度的声威远传海外,中原地区人士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归附他。北海人管宁、邴       原和王烈都前往投奔。

    B.管宁见过公孙度之后,独自在郡北居住。由于敬重管宁,许多避难者从郡南迁到郡       北,不久,这里就成了村落。

    C.邴原喜欢议论时政,指摘他人,公孙度对他心生忌恨而欲加罪。管宁让邴原逃回中原,公孙度也没再派人追回。

    D.王烈德高望重,善于教化,当地有的人犯罪后,觉得愧对王烈,宁愿接受严厉的惩罚,也不愿让王烈知道。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宁、原俱以操尚称,度虚馆以候之。宁既见度,乃庐于山谷。(3分)

(2)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D
【小题】.D.
【小题】.A 
【小题】.C  
【小题】.(1)管宁、邴原都凭节操高尚而闻名,公孙度(听说他们到来),便空出(或译成“准备”)宾馆,迎候二人。管宁见过公孙度之后,就在山谷中建造屋舍。(2)偷牛贼害怕我听到他的过失,这说明他还有羞耻之心。 解析:
【小题】. 谢:以言辞相问候。
【小题】 .A焉:①代词,他,代公孙度②兼词或句末语气词。B而:连词①表承接关系②表修饰关系。C之:结构助词①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以:连词,表目的,来。
【小题】.无
【小题】.  “公孙度对他心生忌恨而欲加”错误。
【小题】.无 附文言译文:     公孙度的声威远传海外,中原地区人士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归附他。北海人管宁、邴原和王烈也都前往投奔他。管宁年轻时与华歆是朋友,曾一起锄菜,看到地上有一块黄金,管宁继续挥锄不止,视黄金如同瓦砾,华歆却将黄金拾起后又扔掉。人们从这件事上判断出他们二人的优劣。邴原曾到远方去游学,八九年后返回家乡,(临行时)老师和朋友们以为他不会喝酒,所以只准备了米和肉为他送行。邴原说:“我本来有酒量,只是因为怕荒废学业,才将酒戒掉。如今就要与你们远别,可以痛快地和大家饮宴。”于是与众人坐在一起饮酒,喝了一天也没醉。管宁、邴原都凭节操高尚而闻名,公孙度(听说他们到来),便空出(或译成“准备”)宾馆,迎候二人。管宁见过公孙度之后,就在山谷中建造屋舍。当时前来避难的人大多居住在郡城南郊,而唯独管宁住在北郊,表示他不想返回家乡的意愿。后来人们渐渐地在他的周围落户。不久,就形成了村落。管宁每次见到公孙度,只谈儒学经典,不涉及世事;回到山中,则专门讲授《诗经》、《尚书》,只会见学者。因此,公孙度因管宁为人贤明而不再提防他,百姓则受到他品德的感化。邴原为人性情刚直,喜欢议论时政,穷究事物的原理,公孙度以下的各级官吏,都对此感到不安。管宁对邴原说:“隐藏的龙,以不为人所见而成其德。不合时宜而发表意见,都会招来灾祸。”他秘密教邴原逃回中原。公孙度听说后,也没有派人追赶。王烈器度宽宏,学业精深,年轻时名望在管宁、邴原之上。他善于教诲,乡里有人偷牛,被牛的主人捉住,偷牛贼请求说:“甘愿受刑被杀,只求不要让王烈知道。”王烈听说后让人前去看他,并送给他一匹布。有人询问送布的原因,王烈说:“偷牛贼害怕我听到他的过失,说明他还有羞耻之心。既然知道羞耻,就能够生出善心。我送给他布,就是鼓励他从善。”后来,有一位老人将佩剑丢失在路上,一位行人看到后,便守在旁边,到了傍晚,老人回来,找到了丢失的剑,大为惊奇,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派人调查,原来守剑的人就是从前那个偷牛贼。许多人发生争执后,都愿意去找王烈对证,请他裁决,有的才走到半路,有的只看到他的住宅,便纷纷返回去,都向对方让步,而不愿让王烈知道他们有过纠纷。公孙度想任命王烈为长史,王烈推辞不受,而去做商人来自贬身份,(表示无意为官)。公孙度这才作罢。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王烈”偷牛人怕王烈,说明了什么?王烈对盗牛者的分析有哪些现实意义  2020-06-20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毕往依焉。  2020-06-2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  2020-06-26 …

阅读范晔的《王烈》一文,完成后面问题。(14分)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寔①,以义行称②阅  2020-07-03 …

英语翻译管宁与励原,华音为友,时天下大乱,宁闻公孙度令行海内外,遂与原及太原王烈等俱至辽东.度虚馆  2020-07-09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皆  2020-07-1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毕往依焉。宁  2020-07-1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毕往依焉。宁少  2020-11-1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  2020-12-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皆往依焉。宁少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