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题。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行县,见宣,甚说(悦)其能。察宣廉(察:察举。廉:汉代选举官吏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题。

薛宣字赣君,东海郯人也。少为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 县,见宣,甚说(悦)其能。察宣廉(察:察举。廉:汉代选举官吏的科目之一。),迁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举茂材,为宛句令。大将军王凤闻其能,荐宣为长安令,治果有名, 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宣数言政事便宜,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出为临淮太守,政教大行。会陈留郡有大贼废乱(废乱:谓政教不行。),上徙宣为陈留太守,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始高陵令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 。及宣视事,诣府谒,宣设酒饭与相对,接待甚备。 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 。宣察湛有改节敬宣 效,乃手自牒书(牒书:书于简牒。),条其奸臧,封与湛。曰:“吏民条言君如牒,又念十金法重(十金法重:汉律,科吏赃至十金,即死罪。),不忍相暴 。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伸眉:言无忧。伸眉于后:意谓以后还可做官)。即无其事,复封还记,得为君分明之。”湛自知罪臧皆应记,而宣辞语温润,无伤害意。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终无怨言。

又频阳县北当上郡、西河,为数郡凑,多盗贼。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而粟邑县小,辟(僻)在山中,民谨朴易治。令巨鹿尹赏久郡用事吏,为楼烦长,举茂材,迁在栗。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宣因移书劳勉之曰:“昔孟公绰优于赵魏而不宜滕薛,故或以德显,或以功举,‘君子之道,焉可怃也!’属县各有贤君;愿 所职,卒功业。”

宣得郡中吏民罪名,辄召告其县长吏,使自行罚。晓曰:“府所以不自发举 ,不欲代县治,夺贤令长名也。” 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 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性密静有思,思省吏职,求其便安。下至财用笔研,皆为设方略,利用而省费。吏民称之,郡中清静。后宣坐免为庶人,归故郡,卒 家。(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①十金法重:汉律,科吏赃至十金,即死罪。②楼烦:县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琅邪太守赵贡 县        行:巡视

B.前二千石数 不能竟      案:案件

C. 上 宣为陈留太守       徙:调任

D.后宣 免为庶人          坐:   犯罪

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宣为官治理效果的一组是 (    )

①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②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③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          ④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

⑤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                ⑥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琅邪太守欣赏薛宣的才能,幽州刺史推举他为茂材,大将军推荐他任长安令。薛宣在得到这些人的赏识和提携后,仕途上较为顺畅。

B.针对贪猾的杨湛,薛宣虽接待周到,暗地里却在收集他的罪证,并晓之以利害得失,使杨湛在正言厉色面前,敢怒而不敢言地交出权力。

C.薛宣深谙用人当用长之道,在掌握相关官员情况后,把他们调整到合适的县上任职,数月后,治理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薛宣趁机传信勉励他们。

D.薛宣性情密静而肯动脑筋,力求便利安妥。从官吏职责到物资财用,都设立相关规定,操作方便又节省开支,郡中清净,受到官民称赞。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    ②臣 险衅,数遭闵凶

B.①宣察湛有改节敬宣 效      ②渔父见而问

C. ①府所以不自发举           ②每移案,顾视无可置

D.①归故郡,卒 家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始高陵令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 

                                                                              

                                                                             

                                                                                       

(2)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

                                                                                  

                                                                               

(3)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

                                                                                    

                                      &n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4-06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9.B.

10.D

11.B

12. D

13.(1)当初高陵令杨湛贪婪狡诈,毫不恭顺,掌握郡里长官的短处,先前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屡次考查都无法追究。(2)随即暗中访求他们犯法所得的贿赂,完全获得了他们接受和索取贿赂的情况。(3)长吏没有一个不是有欢喜又害怕,摘下帽子拜谢薛宣将恩德归给他们并接受训诫。

解析:

9.追究查办

10.①说的是薛宣因治理有名和明习文法,故能补任御史中丞。③⑤说的是治理的方法与过程,而不是效果。

11.薛宣辞语温润,而不是正言厉色;杨湛是终无怨言,而不是敢怒而不敢言。

12.D.项两个“于”字都是介词,表处所。A.第一句“以”表原因,介词;二句“以”表原因,介词。B.第一句“之”助词,的;第二句“之”代词,他。C.第一句“者”起提顿作用,助词;第二句“者”意为……的地方,为助词。

13.同“译文”的语句。

参考译文:薛宣字赣君,是东海郯县人。年轻时任廷尉书佐。琅邪太守赵贡巡视属县,见到薛宣,非常赏识他的才能。察举薛宣廉洁,薛宣升任乐浪都尉丞。幽州刺史推举薛宣为茂材,当了宛句令。大将军王凤听说了薛宣的才能,举荐他做了长安令,薛宣的治理果然很有名声,由于明白熟悉法令条文而被诏令补任御史中丞。

薛宣屡次谈论对于施政有利的事,上奏推举郡国俸禄为二千石的部刺史,所贬抑屏退和所称赞引荐的,清浊非常明了,因此在当时很有名气。出任临淮太守,刑赏与教化得到普遍施行。正好陈留郡有大盗贼破坏扰乱秩序,皇上调任薛宣为陈留太守,强盗被平息,官吏百姓都敬重他的威望与信誉。

当初高陵令杨湛贪婪狡诈,毫不恭顺,掌握郡里长官的短处,先前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员屡次考查都无法追究。到薛宣任职时,他们来到府署来拜见,薛宣安排酒饭和他们对坐而食,招待非常周到。随即暗中访求他们犯法所得的贿赂,完全获得了他们接受和索取贿赂的情况。薛宣察觉杨湛有改正过错、尊敬自己的表示,就自己亲手在简牒上书写,逐条列举他非法取得的贿赂,密封后送给杨湛。薛宣看到杨湛有改变态度尊敬自己的成效,于是亲手写了信札,分条陈述他巧取的赃物,封好后给了杨湛说:“百姓像简牒上所写的那样逐条揭发您,又考虑到十金之法很重,不忍心揭露您。所以秘密地用亲笔书信来告诉您,想要您自己考虑进退,到以后可以再扬眉吐气。所以秘密地用亲手写的信札让你明白,想要你自己考虑进与退,可能你在以后还有再抬头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些事,再密封归还这封信,让我能够替您证实清白。”杨湛自己知道犯法所得的贿赂和信上所记录的相符合,而薛宣言辞温和,没有伤害自己的意图。杨湛立即解下印绶付给属吏,写信感谢薛宣,始终没有怨恨不满的话。

又频阳县北边对着上郡、西河,是几个郡的会合处,盗贼很多。频阳县县令薛恭原本是平陵县以孝知名的士人,按功劳等次渐渐升为县令,不曾治理过百姓;不称职。而粟邑县很小而且偏僻,坐落在在山里,百姓谨慎质朴容易管理。县令巨鹿人尹赏是长时间在郡里管事的官吏,任楼烦长,被推举为茂材,升迁调到了栗邑。薛宣就依照法令奏请尹赏与薛恭换任县令。两个人任职几个月后,两个县都治理得很好。薛宣就移送文书慰劳勉励他们说:“从前孟公绰作赵魏的家臣很优秀,却不适合当滕国、薛国的大夫,所以有的人依靠德行而显达,有的人凭借功劳而被举荐,‘君子进身的道路,怎么能够相同呢!’属下各县都有贤明的长官;希望你们尽力从事自己的职务,成就功勋事业。”

薛宣得知郡中官吏和百姓的罪名,就召来该县的长吏并告知他,让他自己实行处罚。告诉他说:“府里不自己揭发检举的原因是不想替代县里来治理,夺走贤良的令长的名声。”长吏没有一个不是有欢喜又害怕,摘下帽子拜谢薛宣将恩德归给他们并接受训诫。薛宣为人注重仪容威严端正,进退举止文雅大方,很值得一观。性情深密安静,有智谋,思考省察官吏的职责,寻求便利安逸的办法。下至钱财笔砚,都设计方,使之便于使用而且节省了花费。官吏和百姓都称赞他,郡中安静太平。后来薛宣获罪,免职为平民,回到原来的郡县,在家里去世。

看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