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回望钱学森文/卞毓方一次乘火车去济南,我手捧一册《钱学森学术思想》打发时光。这是一册难啃的大部头,且不说学识丰富,包罗万象,光那六百多页密密麻麻的文字,翻起

题目详情

回望钱学森

文/卞毓方

  一次乘火车去济南,我手捧一册《钱学森学术思想》打发时光。这是一册难啃的大部头,且不说学识丰富,包罗万象,光那六百多页密密麻麻的文字,翻起来就令人头晕。这时,不,那时,我的邻座,一位四十来岁的汉子,似乎也对这书满怀兴致。我拿眼瞄他,他拿眼瞄书。我停止阅读,问:“你知道钱学森吗?”他答:“知道一些。”“说说看,你都知道些什么。”我立刻进入即兴调查。汉子清清嗓子,说:“我也是从报上看到的,钱学森地位高,家里用着炊事员。一天,炊事员对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讲,你爸爸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他儿子听了,觉得好笑,心想:这事还用你说?炊事员不慌不忙,接着讲,你爸爸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像出席正式场合,从来不穿拖鞋、背心。明白不?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钱学森的儿子听罢一愣,懂得炊事员是在敲打自己。报道没说这事发生在哪一年,钱学森的儿子当时是几岁,反正,他儿子听了炊事员的话,从此就向父亲学习,每逢去餐厅吃饭,必穿戴得整整齐齐。”

  还有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我说是欣赏,他眼中流露的正是这样的目光。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选出来的。笔者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莫如说是艺术品。无论中文、英文,还是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唯美的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部分,他的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对于笔者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八十多分;我考取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学子?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钱学森的这份自供,同时也纠正了一个误区:一个人的成才与否,跟考试成绩并不成绝对正比。不信,可去查查当年那些成绩排在钱学森前面的同学,做些比较分析。

  关于归国后的钱学森,这里补充两个细节。一、你注意过钱学森的履历表吗?他是先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然后改任副院长。这事不合常规,怎么官越做越小?难道犯了什么错误?不是的。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四十五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是院长这职务,按照现行体制,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包括生老病死,柴米油盐。举例说,底下要办一个幼儿园,也得让他批复。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这些琐事上,他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集中精力,专门抓业务了。二、钱学森晚年与不同领域的后辈有过多次学术合作,在发表文章时,他常常坚持把年轻人的名字署在前面。这种胸怀与情操,在当代,就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选自2010年第2期《读者》,有删改)

1.选文主要表现了钱学森的哪些精神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

2.仔细体味下面句中两个“瞄”字的表达效果。

我拿眼瞄他,他拿眼瞄书。

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将钱学森的手稿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提并论?

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人的成才与否,跟考试成绩并不成绝对正比。”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

5.钱学森主动辞去院长职务而退位于副职,对于合作的学术论文将自己的名字置后。请你结合社会现状谈一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钱学森是一个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且求真务实,不图虚名的科学家。(点拨:从事件中总结人物特点。)

  2.“我”“瞄”他是因为“我”不相信这么一个汉子也知道钱学森,显出了“我”的惊讶;而他“瞄”书是因为他对书感兴趣,传达出他对钱学森由衷的敬佩。

  3.因为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是艺术中的极品,把钱学森的手稿与之相提并论足见手稿的精艺之绝,同时也写出了钱学森一丝不苟、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4.我们应该重视成绩,但不能把成绩当作衡量一个人价值水平的唯一标准。(意思对即可)

  5.示例: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许多人的心理都变得浮躁起来,在其位不谋其职,敷衍了事,一心只想追名逐利,这种行径与钱学森不图虚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相比较,真是有天壤之别。

看了 回望钱学森文/卞毓方一次乘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