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1)PPO粗提液的提取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

题目详情
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作业帮
(1)PPO粗提液的提取
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磷酸缓冲液(PH值为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为PPO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___
(2)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
步骤顺序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试管5 试管6 试管7 试管8
PPO粗提液 2mL 2mL 2mL 2mL
酚类底物 2mL 2mL 2mL 2mL
反应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混合振荡
温度预处理 (5min)0℃ 15℃ 30℃ 45℃
保温时间 5min 5min 5min 5min
记录结果 + ++++ ++++ ++
(注:反应底物充足;实验结果中“+”越多褐色越深)
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___.
②实验结果表明: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___.
③为进一步探究PPO最适温度,应在___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
(3)I.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
①该实验的课题是:___.
②各实验组均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a___;b___.
Ⅱ.将加入4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I.分别测定实验I、Ⅱ中过氧化氢在相同时间内的含量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曲线A是实验___(选填I或Ⅱ)的结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使酶失活,研磨时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防止酚氧化酶(PPO)失活.
(2)①本实验应该将酶和底物先放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再将相同温度下的酶和底物混合,故“反应”步骤改在“温度预处理”之后.
②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是因为在酶的最适温度前后,可以有不同的温度条件相同的催化效率.
③15℃和30℃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故该酶的最适温度位于15℃-30℃之间,故在15℃-30℃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可以进一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
(3)Ⅰ、①该题自变量是不同pH值,因变量为酶活性,所以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②30℃是过氧化氢酶的适宜温度,恒温是排除温度变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Ⅱ、图中的A曲线和B曲线相比,A曲线在相同时间情况下,底物剩余量较B多,说明酶量更少,是实验Ⅱ结果的曲线.
故答案为:
(1)保持PPO的活性(防止PPO失活)
(2)①“反应”步骤改在“温度预处理”之后
②在酶的最适温度前后,可以有相同的催化效率
③15℃∼30℃
(3)Ⅰ.①探究不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②30℃是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排除温度变化(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Ⅱ.Ⅱ
看了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