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怎样使硝酸钾固体较快的溶于水中?(1)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建议1:溶解前先将硝酸钾固体研碎,再溶于水中,目的建议2:溶解时进行加热,微观解释是建议3:溶解时不断搅拌.(
题目详情
怎样使硝酸钾固体较快的溶于水中?
(1)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
建议1:溶解前先将硝酸钾固体研碎,再溶于水中,目的___
建议2:溶解时进行加热,微观解释是___
建议3:溶解时不断搅拌.
(2)由上述可行性建议可知影响硝酸钾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
由建议1可知影响因素①;①固体颗粒的大小,预测该因素的影响是___
由建议2可知影响因素②;___,预测该因素的影响是___.
由建议3可知影响因素③;搅拌,预测该因素的影响是搅拌能加快硝酸钾的溶解速率.
(3)设计实验验证预测③
(1)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
建议1:溶解前先将硝酸钾固体研碎,再溶于水中,目的___
建议2:溶解时进行加热,微观解释是___
建议3:溶解时不断搅拌.
(2)由上述可行性建议可知影响硝酸钾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有:
由建议1可知影响因素①;①固体颗粒的大小,预测该因素的影响是___
由建议2可知影响因素②;___,预测该因素的影响是___.
由建议3可知影响因素③;搅拌,预测该因素的影响是搅拌能加快硝酸钾的溶解速率.
(3)设计实验验证预测③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两份颗粒大小,质量均相同的,固体,分别放入盛有同质量、同温度的水的烧杯中,其中一只烧杯 ___ | ___ | 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建议1:将硝酸钾固体研碎,改变的是固体颗粒的大小,故答案为:使硝酸钾固体颗粒变小;建议2:加热可加快构成物质微粒的运动,故答案为:使构成物质的微粒运动加快;
(2)建议1:固体颗粒越小,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固体的溶解速度越快,故填:能加快固体的溶解速度;建议2:加热改变的是液体的温度,升温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所以可使硝酸钾的溶解速度加快,故填:升高温度;能加快硝酸钾的溶解速率;
(3)建议3的条件变化是用玻璃棒搅拌,所以可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搅拌的作用,取两份颗粒大小,质量均相同的,固体,分别放入盛有同质量、同温度的水的烧杯中,其中一只烧杯用玻璃棒搅拌,另一只烧杯自然溶解,观察溶解的速率,总结验证结论,实验现象是,溶解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的烧杯内的硝酸钾溶解较快,得到的结论是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故答案为: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烧杯内的固体溶解速度比另一个快;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2)建议1:固体颗粒越小,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固体的溶解速度越快,故填:能加快固体的溶解速度;建议2:加热改变的是液体的温度,升温能加快水分子运动速度,所以可使硝酸钾的溶解速度加快,故填:升高温度;能加快硝酸钾的溶解速率;
(3)建议3的条件变化是用玻璃棒搅拌,所以可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搅拌的作用,取两份颗粒大小,质量均相同的,固体,分别放入盛有同质量、同温度的水的烧杯中,其中一只烧杯用玻璃棒搅拌,另一只烧杯自然溶解,观察溶解的速率,总结验证结论,实验现象是,溶解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的烧杯内的硝酸钾溶解较快,得到的结论是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故答案为: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烧杯内的固体溶解速度比另一个快;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看了怎样使硝酸钾固体较快的溶于水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先观察前几个算式,找出规律,再填空.(1)1+3=4=221+3+5=9=321+3+5+7=16 2020-04-07 …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1.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2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3.前者是历史唯 2020-06-06 …
若:A32=3×2=6,A53=5×4×3=60,A54=5×4×3×2=120,A64=6×5× 2020-06-24 …
观察蚯蚓的图片,回答问题:(1)图中[3]是.[]端是蚯蚓的前端.(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构成,这样 2020-07-03 …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它的前3项和是3,前9项和是90,那么这个数列前12项和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020-07-18 …
小丽搭乘朋友的轿车到单位上班,轿车在单位门前路边停车后,她正确的下车方法应该是。A.观察前方情况后下 2020-11-07 …
每天早上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总是和太阳一同升起,引来过往宾客驻足观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3题. 2020-12-09 …
每天早上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总是和太阳一同升起,引来过往宾客驻足观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3题. 2020-12-09 …
每天早上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总是和太阳一同升起,引来过往宾客驻足观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3题. 2020-12-09 …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区别在于: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联系的结果是否具有客观性C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