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游桃源山记(清)李澄中①余读渊明《桃花源记》,谓其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外人,未尝谓其为先也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桃源山记
(清)李澄中
①余读渊明《桃花源记》,谓其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外人,未尝谓其为先也。
②庚午秋,余奉使滇南,回道桃川宫。东有桃源山,从小径入,初甚狭,久之至八卦亭。亭前多古碑,率斑驳不可读。东上有方石,为遇仙桥,水流其下,甚甘洌。南岸多方竹,有亭,今废。乃用两童子扶掖,策杖缘磴道,侧足石齿间。数折得平台,延袤可丈许,有石几,列石墩三。东壁悬泉下注,洑流苍沙中,求所谓“鸡犬”、“桑麻”者,盖杳不可得矣。土人曰:“南峰下故有洞口,其中乃秦人隐处也。前数年尚为深潭,今沙砾日积,已深二丈余矣。”
③夫妇人小子无不知有桃源者,以其得渊明之记而传也。今观遇仙桥,石床石几,恍惚若鬼物,是岂渊明之旨邪?且溪口皆崇山峻岭,欲问渔人舍舟之所而亦无焉,其非渊明所记无疑,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古今变迁而然邪?抑渊明好奇,偶有所闻,率而漫笔,而不核其实邪?又或痛义熙之乱,欲得所为不知魏晋者而逃焉,有所托而寄慨邪?然则士君子欲以文辞垂后世,固宜确有所据焉。勿徒快意一时,使传闻异词,滋后人之惑也。
《小方壶斋與地丛钞》
(1)文章最后一句“滋后人之惑也”中的“惑”指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2)概括第2段大意。
(3)下列选项中对文意正确的一句是……___
A.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是仙境,有“遇仙桥”为证。
B.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在民间影响甚广。
C.桃花源的变化是由于千百年来自然地理的变迁造成的。
D.人们是为了逃脱魏晋之乱,使自己的内心有所寄托而来此桃源的。
(4)第3段连用四个问句,请说出其表达作用。
(5)你是否同意文章最后画线句?谈谈你的看法。
游桃源山记
(清)李澄中
①余读渊明《桃花源记》,谓其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如外人,未尝谓其为先也。
②庚午秋,余奉使滇南,回道桃川宫。东有桃源山,从小径入,初甚狭,久之至八卦亭。亭前多古碑,率斑驳不可读。东上有方石,为遇仙桥,水流其下,甚甘洌。南岸多方竹,有亭,今废。乃用两童子扶掖,策杖缘磴道,侧足石齿间。数折得平台,延袤可丈许,有石几,列石墩三。东壁悬泉下注,洑流苍沙中,求所谓“鸡犬”、“桑麻”者,盖杳不可得矣。土人曰:“南峰下故有洞口,其中乃秦人隐处也。前数年尚为深潭,今沙砾日积,已深二丈余矣。”
③夫妇人小子无不知有桃源者,以其得渊明之记而传也。今观遇仙桥,石床石几,恍惚若鬼物,是岂渊明之旨邪?且溪口皆崇山峻岭,欲问渔人舍舟之所而亦无焉,其非渊明所记无疑,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古今变迁而然邪?抑渊明好奇,偶有所闻,率而漫笔,而不核其实邪?又或痛义熙之乱,欲得所为不知魏晋者而逃焉,有所托而寄慨邪?然则士君子欲以文辞垂后世,固宜确有所据焉。勿徒快意一时,使传闻异词,滋后人之惑也。
《小方壶斋與地丛钞》
(1)文章最后一句“滋后人之惑也”中的“惑”指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2)概括第2段大意。
(3)下列选项中对文意正确的一句是……___
A.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是仙境,有“遇仙桥”为证。
B.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在民间影响甚广。
C.桃花源的变化是由于千百年来自然地理的变迁造成的。
D.人们是为了逃脱魏晋之乱,使自己的内心有所寄托而来此桃源的。
(4)第3段连用四个问句,请说出其表达作用。
(5)你是否同意文章最后画线句?谈谈你的看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文章第三段中的问句可知,由于现实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一样,从而使人产生了种种疑惑,这里的“惑”也就是指对桃源种种情况的猜忌.
(2)第二段主要写自己寻找桃源,但是最终却没有找到.简单概括就是:历经艰险,欲寻桃源而不得.
(3)B A.根据“今观遇仙桥,石床石几,恍惚若鬼物,是岂渊明之旨邪”可知,“遇仙桥”不能证明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是仙境;C.“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古今变迁而然邪”,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千百年来自然地理的变迁造成的;D项于文无据.
(4)问号表示疑问,连用四个问号,又构连用排比,加强了语气.这里连用四个问号,是加强对桃源真迹是否存在的疑问语气,为下文作者提出“固宜确有所据焉”观点作铺垫.
(5)这是一道开放题,同意与否,都可以,关键是答题要言之成理.
答案:
(1)对桃源种种情况的猜忌.
(2)历经艰险,欲寻桃源而不得.
(3)B
(4)连用四个问号,加强对桃源真迹是否存在的疑问语气,为下文作者提出“固宜确有所据焉”观点作铺垫.
(5)不同意作者的观点.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有所托,文中最后也提到了,再去寻找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了,陶渊明已经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他虚构的、理想中的社会.
参考译文:
我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文中讲到“桃源”里“田埂小路纵横交错,鸡狗的鸣吠声到处都听得见”的景象就如同外面的世界,从没读出来说他们是先民的意思.
庚午年秋季,我奉命出使云南,中途折转去了桃川宫,东边就是桃源山,我们从小路进入山谷,起初道路狭窄,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后到了八卦亭.亭子前矗立着很多古碑,都已经残破得斑斑驳驳无法辨认了.继续往东前行有一块方形碑碣,上写遇仙桥,山泉从桥下流过,水质特别清爽甘甜,南边溪岸长着种类繁多的竹子,还有个亭子,现在荒废不用了.于是派两个小童仆搀扶我胳膊,拄着手杖沿着石阶前行,我侧着脚在排列如牙齿的石路上艰难前行.经过多次折转来到一个平坦的山台,南北纵横绵延可达一丈多,平台上有石案,还摆着三个石墩,东面山壁间悬挂着瀑布水流直冲向下,回旋在灰白的泥沙间,在这种情形下,找桃源中的“鸡犬”,“桑麻”,哪里找得到啊.当地人讲“南面山脚下原来有个洞口,那里就是秦人当年隐秘的地方,几年前还是个深潭,现在砂石日积月累,几经有两丈多深了.”
像妇孺等人没有不知道桃源的(桃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因为有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才流传开的.今天我们一行看到了遇仙桥,石凳石案,仿佛都是些鬼异的事物,这些难道就是陶渊明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本意吗?一方面溪流的出口都是崇山峻岭,想要询问渔夫借船的场所但是也没有,因此这里绝不是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中桃源的地方无疑,难道高岸变成深谷了,深谷形成丘陵了,难道是古今变才迁造成这样的变化吗?还是因为陶渊明好奇,偶尔道听途说,率性随随便便写出来的,但是没有符合它的客观真实行吗?又或者是感怀痛惜义熙年那场乱子,想要发挥自己的才干干一番大事业却不知魏晋那帮人早就仓惶逃走了,因此有所寄托才慷慨成文的吗?既然如此,那么士人君子想要凭借文章诗词留名后世,本来就应该本着确凿而有根据的态度.决不能只图一时畅快,让流传下来的见闻成了异端怪词,是后人产生迷惑啊!
(2)第二段主要写自己寻找桃源,但是最终却没有找到.简单概括就是:历经艰险,欲寻桃源而不得.
(3)B A.根据“今观遇仙桥,石床石几,恍惚若鬼物,是岂渊明之旨邪”可知,“遇仙桥”不能证明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是仙境;C.“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古今变迁而然邪”,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千百年来自然地理的变迁造成的;D项于文无据.
(4)问号表示疑问,连用四个问号,又构连用排比,加强了语气.这里连用四个问号,是加强对桃源真迹是否存在的疑问语气,为下文作者提出“固宜确有所据焉”观点作铺垫.
(5)这是一道开放题,同意与否,都可以,关键是答题要言之成理.
答案:
(1)对桃源种种情况的猜忌.
(2)历经艰险,欲寻桃源而不得.
(3)B
(4)连用四个问号,加强对桃源真迹是否存在的疑问语气,为下文作者提出“固宜确有所据焉”观点作铺垫.
(5)不同意作者的观点.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有所托,文中最后也提到了,再去寻找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了,陶渊明已经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他虚构的、理想中的社会.
参考译文:
我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文中讲到“桃源”里“田埂小路纵横交错,鸡狗的鸣吠声到处都听得见”的景象就如同外面的世界,从没读出来说他们是先民的意思.
庚午年秋季,我奉命出使云南,中途折转去了桃川宫,东边就是桃源山,我们从小路进入山谷,起初道路狭窄,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后到了八卦亭.亭子前矗立着很多古碑,都已经残破得斑斑驳驳无法辨认了.继续往东前行有一块方形碑碣,上写遇仙桥,山泉从桥下流过,水质特别清爽甘甜,南边溪岸长着种类繁多的竹子,还有个亭子,现在荒废不用了.于是派两个小童仆搀扶我胳膊,拄着手杖沿着石阶前行,我侧着脚在排列如牙齿的石路上艰难前行.经过多次折转来到一个平坦的山台,南北纵横绵延可达一丈多,平台上有石案,还摆着三个石墩,东面山壁间悬挂着瀑布水流直冲向下,回旋在灰白的泥沙间,在这种情形下,找桃源中的“鸡犬”,“桑麻”,哪里找得到啊.当地人讲“南面山脚下原来有个洞口,那里就是秦人当年隐秘的地方,几年前还是个深潭,现在砂石日积月累,几经有两丈多深了.”
像妇孺等人没有不知道桃源的(桃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因为有陶渊明一篇《桃花源记》才流传开的.今天我们一行看到了遇仙桥,石凳石案,仿佛都是些鬼异的事物,这些难道就是陶渊明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本意吗?一方面溪流的出口都是崇山峻岭,想要询问渔夫借船的场所但是也没有,因此这里绝不是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中桃源的地方无疑,难道高岸变成深谷了,深谷形成丘陵了,难道是古今变才迁造成这样的变化吗?还是因为陶渊明好奇,偶尔道听途说,率性随随便便写出来的,但是没有符合它的客观真实行吗?又或者是感怀痛惜义熙年那场乱子,想要发挥自己的才干干一番大事业却不知魏晋那帮人早就仓惶逃走了,因此有所寄托才慷慨成文的吗?既然如此,那么士人君子想要凭借文章诗词留名后世,本来就应该本着确凿而有根据的态度.决不能只图一时畅快,让流传下来的见闻成了异端怪词,是后人产生迷惑啊!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游桃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史记·齐缗王篇齐缗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既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说:“孟尝君 2020-06-04 …
有一道文言文阅读请教大家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2020-06-17 …
求庄子匠石运斧译文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 2020-06-17 …
要几个文言文翻译尝试为寡人为之臣则尝能斫之(运斤成风里的)"运斤成风"的含义是? 2020-06-17 …
忆读书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中的尝到可否换成感到为什么忆读书中“ 2020-07-10 …
用白驹自创自造一个词语或短句,要求意蕴深刻语境幽美,像文心雕龙这个词组成的词语大概意思为“在转瞬即逝 2020-11-10 …
在《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回答孟尝君自己“无好”“无能”,孟尝君为什么还要任用他?《冯谖客孟尝君》 2020-11-25 …
80分求一篇简单的英语作文,越快越好!作文明天就要交啊!以“TheFirstTime”为题写一篇10 2020-11-26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徐鹿卿,字德夫。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 2020-11-26 …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16—17题。(共5分)新课标第一网修建自己的码头有一个人一直想成功,为此,他做过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