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迫究责任,让他赔偿报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分析错误.这样的见面地点表现了主人公的质朴性格.B.“也有打官司的经验”属于无中生有.D.“经常发生的”的理解稍显牵强.
(2)一般来说,小说利用第一人称,可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再加上这篇小说中“我”是事件的参与者,“我”主张索赔,小说主人公王有福则放弃索赔,因而这样安排又使“我”起到了衬托人物的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通过这些动作、语言从神态描写,塑造了小说中王有福的谦卑、胆小怕事、有点狡黠、不失本性善良的性格.
(4)考生如果采取认同王有福的立场,可从揣摩王有福的心理出发,根据小说中的有关内容,结合相关法律为酒店方面寻找理由;考生如果采取认同“我”的立场,可从揣摩“我”的心理出发,根据小说中的有关内容结合相关法律为王有福寻找理由.
 
答案:
(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性格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心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4)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
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付一定的责任;
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理由不够正当充分;
③王有福害怕受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
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
②王有福放弃索赔时担心上当受骗,说明他缺乏法律常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
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3点给(8分).
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