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礼学与理学刘晓东礼学与理学,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理念。礼是外部对人言行的制约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礼学与理学
刘晓东 礼学与理学,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理念。
礼是外部对人言行的制约和限定,在这种制约和规范中,包含了很多礼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礼教,对人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从而能够使人产生君子意识,不只是求做良民,更要做君子。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特别讲究“内省”的功夫,向内去观察自己,即化而不制。它只是教化,没有一些刑罚的手段来制约和规定。礼学的功效是巩固社会秩序,理学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这是我们对礼学与理学的大致划分。
礼是由外到内的,是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用习惯来逐渐改变自己的人格。礼,第一步是从外开始的,是由外部慢慢渗入到人精神心灵内部的,这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礼是一种“人格面具”,并且这种“人格面具”不是只有一套,而是有若干套。跟不同的人接触,虽然都是礼,却是有差别的,这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决定的。既然礼是人格面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扮演意识,如果都能做到符合自己的角色,做到上不僭越,也不自我贬低,恰如其分地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才叫作礼。
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同时也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依归。所以说,礼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往礼制中没有的。到了唐代,这样的问题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不仅是礼的制度应当有变化,礼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人们进一步来思考。
这就产生了理学。真正代表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的,是叶适《习学记言》中的一句话:“以礼决事,孰若以礼制心。”礼学是用来治世的,理学是制心的,这是一种转变。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化中,理学把礼学的很多概念观点进一步深化了。礼学没有提供给我们原始的核心性的东西,但是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学都有一个原始基本点,我们可以模仿着“天赋人权”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天赋良知”。由此,理学就有了很大的突破。礼学把人分成很多等级,比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等,用礼来固化等级的差别。而就理学来说,天赋良知,大家都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这样就淡化了人在社会中有不同等级的观念,在理的面前,等级性无效。
理学对礼学是有发展的。首先,将应然变为自然,礼学是应当这样做,到了理学,是你自愿地很自然地来这样做。其次,变治世为治心,把礼学的治世变成了个人精神的修养。第三,变外铄为内拓,把外部对人的影响变成自己内心向外的拓展。这些就是理学对礼学的改变。
两千多年的礼学与理学的传统,对我们的民族性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的影响。尤其是礼学,让我们知道应当怎么做,而不是让我们必须怎么做。我们不能认为礼学与理学和现实社会没有什么关系。它对我们整个民族性的深层次心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礼学与理学建立的是中国传统式的美德,但是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公共道德,中国是把私德夸大作为公德,这是咱们中国化的。我们中国传统只是把自己私人道德无限扩大,当成一种公德,这固然很好,但是这个路走起来相当漫长,我们应当有一个公共道德的标准。
(选自2016年1月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礼”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 礼从外部对人的言行进行制约和限定,使人不断学习、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最终用完善的人格来改变自己原先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
B. 礼是我国古代社会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它是由外部慢慢渗入到人精神心灵内部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
C. 礼作为“人格面具”有多种形式,意在使人们在面对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时,恰当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上不僭越,也不自我贬低。
D. 礼通过对人进行教化,使人不仅要做良民,更要做君子,但礼有局限性,它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也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和精神依归。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 理学是从礼学转化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不断出现以往礼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礼的制度就当有所变化,理学也就应时而生了。
B. 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礼学没有提供的原始的核心性东西,类似“天赋良知”的观点提出以后,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差别也就随之消除了。
C. 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凭借人的“自省”精神,向内去观察自己,改变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
D. 理学对礼学是有发展的,它把硬性要求变为自愿,把巩固社会秩序变为提升个人修养,把外部对自己施加影响变为自己内心向外部拓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鲁迅在《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时,提到两本理学著作--《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意在点明他的身份和思想:捍卫封建道统,崇尚孔孟之道。
B. 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就是说要约束限定自己,按照礼的规范行事,他希望以此来改变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秩序混乱的社会局面,重建社会秩序。
C. 叶适《习学记言》中的“以礼决事,孰若以礼制心”代表着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这意味着礼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理学从此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D. 礼学与理学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式美德,把私德无限扩大当成一种公德,固然很好,但我们仍然有建立一个公共道德标准的必要。
礼学与理学
刘晓东 礼学与理学,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理念。
礼是外部对人言行的制约和限定,在这种制约和规范中,包含了很多礼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礼教,对人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从而能够使人产生君子意识,不只是求做良民,更要做君子。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特别讲究“内省”的功夫,向内去观察自己,即化而不制。它只是教化,没有一些刑罚的手段来制约和规定。礼学的功效是巩固社会秩序,理学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这是我们对礼学与理学的大致划分。
礼是由外到内的,是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用习惯来逐渐改变自己的人格。礼,第一步是从外开始的,是由外部慢慢渗入到人精神心灵内部的,这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礼是一种“人格面具”,并且这种“人格面具”不是只有一套,而是有若干套。跟不同的人接触,虽然都是礼,却是有差别的,这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决定的。既然礼是人格面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扮演意识,如果都能做到符合自己的角色,做到上不僭越,也不自我贬低,恰如其分地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才叫作礼。
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同时也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依归。所以说,礼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往礼制中没有的。到了唐代,这样的问题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不仅是礼的制度应当有变化,礼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人们进一步来思考。
这就产生了理学。真正代表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的,是叶适《习学记言》中的一句话:“以礼决事,孰若以礼制心。”礼学是用来治世的,理学是制心的,这是一种转变。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化中,理学把礼学的很多概念观点进一步深化了。礼学没有提供给我们原始的核心性的东西,但是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学都有一个原始基本点,我们可以模仿着“天赋人权”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天赋良知”。由此,理学就有了很大的突破。礼学把人分成很多等级,比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等,用礼来固化等级的差别。而就理学来说,天赋良知,大家都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这样就淡化了人在社会中有不同等级的观念,在理的面前,等级性无效。
理学对礼学是有发展的。首先,将应然变为自然,礼学是应当这样做,到了理学,是你自愿地很自然地来这样做。其次,变治世为治心,把礼学的治世变成了个人精神的修养。第三,变外铄为内拓,把外部对人的影响变成自己内心向外的拓展。这些就是理学对礼学的改变。
两千多年的礼学与理学的传统,对我们的民族性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的影响。尤其是礼学,让我们知道应当怎么做,而不是让我们必须怎么做。我们不能认为礼学与理学和现实社会没有什么关系。它对我们整个民族性的深层次心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礼学与理学建立的是中国传统式的美德,但是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公共道德,中国是把私德夸大作为公德,这是咱们中国化的。我们中国传统只是把自己私人道德无限扩大,当成一种公德,这固然很好,但是这个路走起来相当漫长,我们应当有一个公共道德的标准。
(选自2016年1月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礼”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 礼从外部对人的言行进行制约和限定,使人不断学习、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最终用完善的人格来改变自己原先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
B. 礼是我国古代社会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它是由外部慢慢渗入到人精神心灵内部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
C. 礼作为“人格面具”有多种形式,意在使人们在面对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时,恰当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上不僭越,也不自我贬低。
D. 礼通过对人进行教化,使人不仅要做良民,更要做君子,但礼有局限性,它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也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和精神依归。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
A. 理学是从礼学转化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不断出现以往礼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礼的制度就当有所变化,理学也就应时而生了。
B. 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礼学没有提供的原始的核心性东西,类似“天赋良知”的观点提出以后,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差别也就随之消除了。
C. 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凭借人的“自省”精神,向内去观察自己,改变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
D. 理学对礼学是有发展的,它把硬性要求变为自愿,把巩固社会秩序变为提升个人修养,把外部对自己施加影响变为自己内心向外部拓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鲁迅在《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时,提到两本理学著作--《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意在点明他的身份和思想:捍卫封建道统,崇尚孔孟之道。
B. 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就是说要约束限定自己,按照礼的规范行事,他希望以此来改变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秩序混乱的社会局面,重建社会秩序。
C. 叶适《习学记言》中的“以礼决事,孰若以礼制心”代表着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这意味着礼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理学从此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D. 礼学与理学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式美德,把私德无限扩大当成一种公德,固然很好,但我们仍然有建立一个公共道德标准的必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最终用完善的人格来改变自己原先的行为习惯”错,对应原文为第三段“礼是由外到内的,是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复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用习惯来逐渐改变自己的人格”,应为“用习惯改变人格”;...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解释文言虚字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2)约为婚姻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4)军中无以为乐5)因击1) 2020-04-27 …
英语翻译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简言之,翻译是一种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将原文 2020-05-13 …
征文主题:我与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征文体裁不限,内容健康,积极向上,通过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认识、研究 2020-05-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祖林子,宋征虏将军. 2020-07-07 …
帮忙造句..小桥流水风急天高我言秋日胜春朝青山绿水风姿绰约妩媚用其中的四个词造句100字以内 2020-07-16 …
语言和文字既可以传情达意,又可以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在社会快速发展中,我们有些语言和文字在迅速消亡的同 2020-11-03 …
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约有80多种语言,30多种文字,在发展中语言文字全都转为用汉语的民族是()A.朝鲜 2020-11-06 …
我想以我得英文名首字母拼写一句格言"CARL"突然想到GNU组织缩写,GNU展开是GNU‘sNOTU 2020-12-2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法律,第一次 2020-12-25 …
帮我翻译下面一篇文章英文我是一个中国女孩,我的名字是刘英,我家里有三个人,我的父亲,母亲和我.我父亲 2021-01-06 …